編者按:郡縣治則天下安,縣域興則國家強。中國各地縣域以實干篤定前行,不斷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來之不易的成績單、備受期許的新征程。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為立體展現中國縣域貫徹新發展理念、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動實踐,感受新時代壯美中國、活力縣域的蓬勃氣象,央廣網特別策劃推出《大宏圖·“縣”在啟航》系列主題報道,33個地方頻道100多名記者走縣域、看發展、探變化,沉浸式解讀中國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韌性密碼”,與您共同分享中國式現代化的縣域圖景。
央廣網武漢6月14日消息 初夏的黃陂木蘭草原景區,彌漫著青草的香氣,遠處的草坡上,隱約可見牛馬三五成群,悠閑地吃草。坡下的游客搭起形形色色的帳篷,或燒烤、或散步,擁抱自然,好生自在。
今年以來,木蘭草原負責人聶權陸續接待了幾批來自外地的考察團,其中不乏來自真正的大草原。令他印象深刻的是,考察團中不少人感慨:“我們大草原要向你們‘小草原’學習借鑒。”
黃陂區位于武漢市北部,境內三分林地三分田,兩分城鄉兩分水的獨特地理環境造就了她的多樣風光;坐擁中部最大的天河國際機場,以及華中地區鐵路貨運樞紐核心節點武漢北編組站,絕佳的區位優勢賦予了她無限動能。憑借豐富的山水資源和靚麗的旅游名片,黃陂也被譽為“武漢城市花園”。
黃陂城區航拍圖(央廣網發 黃陂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獲評“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中國工業百強區”,成為湖北首個GDP過千億元的縣域經濟體、縣域經濟規模連續四年全省第一……多年來,黃陂做好山水文章、用好區位優勢,持續發力全域旅游,聚力建設產業強區,不斷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全域旅游提檔升級 36萬人吃上“旅游飯”
根據《黃陂縣志》記載,“木蘭將軍,黃郡西陵(今黃陂)人也?!蔽挥邳S陂的木蘭天池,相傳是花木蘭小時候生活、習武的地方。借勢木蘭文化,黃陂域內打造有23個景區,形成“木蘭游”文旅品牌。每逢周末或節假日,前來黃陂的游客數不勝數。
鳥瞰黃陂木蘭草原景區(央廣網發 許俊偉 攝)
“景區游客多了,農家樂的生意也好,再忙也高興。”73歲的彭三仙正和兒媳一起忙著招呼前來就餐的游客。彭三仙原是黃陂區王家河街道聶家崗村村民,因木蘭草原景區建設,搬遷至景區旁的草原新村,開辦了一家農家樂。
“原來村里土壤貧瘠,吃水都困難,外出務工是很多人唯一的出路。”彭三仙告訴記者,自己的兒子早年也曾外出務工,近年來,隨著景區客流增長,自家農家樂的生意也越來越好,“兒子把在外學習的廚藝帶回家成為大廚,一到周末或節假日,翻臺都翻不過來”。
在黃陂,像彭三仙一樣靠旅游致富的村民還有很多。
數據顯示,黃陂擁有3A級(含3A級)以上景區18個,數量位居全國縣市區前列,年接待游客突破2000萬人次,年旅游綜合收入達150億元,帶動36萬人吃上“旅游飯”,占全區常住人口的三分之一。
2023中國·武漢木蘭旅游大會在黃陂舉辦(央廣網記者 朱娜 攝)
看到鄉親們過上了好日子,聶權也越發理解父親當初的堅持。聶權介紹,為了改善家鄉的貧困狀況,其父親于2003年回鄉投資,起初決定辦一個養牛場。黃陂區政府和王家河街道有關負責人主動上門出謀劃策,鼓勵他利用當地優質山水資源,打造特色景區,木蘭草原由此而生。
“前7年基本都處于虧損狀態,但父親還是堅持每年投資?!?013年,聶權從父親手中接手木蘭草原項目,正困于如何扭轉景區連年虧損的窘境。
2014年,黃陂將木蘭天池、木蘭山、木蘭草原和木蘭云霧山四家4A級景區“打包”,以“黃陂木蘭文化生態旅游區”的名稱申報,獲評國家5A級旅游景區。同時,區里累計投入200億元完善旅游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成130公里旅游環線,使相鄰景區15分鐘互通,全域旅游環線圈2小時通達,旅游環線公交直通車全覆蓋,為全域旅游發展打通“大動脈”。
正是在這一年,木蘭草原發展迎來了扭虧為盈的關鍵節點。
聶權緊抓機遇啟用專業運營團隊提升服務品質,打好“木蘭文化”牌,舉辦篝火晚會、編排實景演出、推出高端民宿,一年四季打造不同游玩主題。同時高價買土培植補種草場,舉辦國際風箏節吸引中外游客……到2019年,景區每年客流和收入都呈現爆發式增長。
“今年一季度,景區客流已經超過2019年同期的20%。”強勁的文旅復蘇態勢,更讓聶權對黃陂旅游未來發展信心十足。
客流強勢增長的,還有上新了夜游產品的木蘭花鄉。黃陂區姚家集街道杜堂村第一書記葛天才就地取材,帶領村民成立武漢杜堂旅游專業合作社,流轉1800畝荒地,種上姹紫嫣紅的鮮花,盤活杜堂村百余戶村民的閑置房屋,將其統一改造為農家樂及民宿,以“賞花游”為發力點,打造四季有花賞的木蘭花鄉景區。
2023年1月18日,黃陂木蘭花鄉“木蘭不夜城”正式開街,吸引了眾多游客前往游玩(央廣網發 黃陂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今年春節期間,木蘭花鄉推出“木蘭不夜城”,將改造后的村民閑置房屋與市井文化相結合,以農文旅互動沉浸場景的形式呈現《木蘭辭》中最具典型性和特色性的場景故事,形成吃中有游、游中有購、購中有娛的主題式不夜城。開業當天人氣火爆,單日客流超3萬多人次。曾經的“空心村”,蝶變成熱門旅游打卡地。
如今的黃陂,已逐漸形成全域景觀、全域旅游、景城融合、村景融合、產業融合的發展格局?!拔錆h周末去哪里,黃陂景區等著您!”這句耳熟能詳的宣傳語,也成為黃陂旅游業發展的最好見證。
新業態新模式賦能 再現“貨到漢口活”
在黃陂,還有一個新興的國際貿易城正在崛起。
作為湖北省縣域經濟規模第一大區,黃陂區緊抓武漢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契機,堅持線上與線下、內貿與外貿、批發與體驗式消費、交易展會與實體市場貿易“四個結合”,提升傳統消費能級,培育消費熱點。漢口北便是其中的重要著力點。
漢口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央廣網發 漢口北市場供圖)
“漢口北立志打造‘中國最大、世界領先’的現代商貿物流平臺,已實現‘買全球、賣全球’,成為武漢乃至中部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蔽錆h漢口北市場相關負責人曹天斌見證著這片土地的巨變。
“剛開始建設時這里還是一片灘涂,現在已成為高樓聚集、人潮涌動的繁華新城。”曹天斌還記得,2009年10月28日,漢口北小商品、皮具、鞋業、兒童用品、酒店用品五大市場同時開業,連樓頂上都站滿了人,大家都非常激動。
“開業時市場面積只有50萬平方米,現在已建有600萬平方米,目前還陸續在建,這也是近15年來我們始終堅持在做的一件事?!辈芴毂蟾嬖V記者,多年來有3萬多家商戶、5萬余名從業人員從這里起步,或白手起家,或二次創業,做大品牌擴大規模,他們也是漢口北崛起的見證者。
性格直爽的湖北廣水人付亞麗,2012年只身來到漢口北品牌服裝城白手起家,起初沒有貨源,她前往廣州、杭州、深圳等地考察選品、拿貨;沒有客源,她跟著漢口北組織的“拓客行”團隊拼車前往周邊城市發傳單、做推廣……
也正是在這一年,3000家服裝品牌經營戶,攜2萬多個品牌整體搬遷至漢口北,慢慢形成了華中地區最大的單體服裝市場。
一晃十余年,付亞麗從代理品牌起步,到注冊成立自有品牌,從線下零售、批發轉戰線上電商平臺直播賣貨,她的創業生涯緊跟漢口北的發展腳步不斷“進化”。
漢口北品牌服裝城內,女主播正在直播帶貨(央廣網記者 張卓 攝)
自2018年起,漢口北著力聚焦“電商+直播”新模式,引入60余家產業互聯網及電商平臺、多類型直播平臺、供應鏈機構,吸引近600名主播入駐,并由專業運營團隊為線下銷售商做直播培訓,構建起國家級全類型直播產業園。2023年,湖北最大的紡織服裝供應鏈公司湖北華紡供應鏈公司在漢口北組建,聚力打造全球領先的紡織服裝產業供應鏈。
在漢口北,有成千上萬名像付亞麗這樣的商戶在此扎根,共同努力重現“貨到漢口活”的商貿傳奇。
在專業市場之外,漢口北近年來相繼建成漢口商業博物館、摩天輪、兒童主題樂園、美食一條街等休閑游樂場地,同時,重點打造漢口鎮、萬國小鎮等商業街區,拓寬消費邊界。
2022年12月28日,漢口北鮮花小鎮、味道小鎮、名車小鎮“三鎮”同期開業,實現批發與體驗式消費相結合,為武漢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增添新增長極。
漢口鎮沉浸式體驗街區已成為網紅打卡地(央廣網發 漢口北市場供圖)
在漢口北鮮花小鎮,隨處可見游客推著購物車,徜徉在“花海”中選購心儀的鮮花。這里擁有2500平方米鮮切花交易大廳,是全國規模最大的恒溫交易區。每天清晨,都有一大批產自云南的鮮花,經過基地標準化采后處理,全程帶水及周轉筐運輸,直供武漢,享受云南同等品質和價格。
“小鎮模式是文商旅融合發展的產物,通過將‘游、購、娛、采’整合為一體,來吸引游客,升級體驗式消費新場景?!辈芴毂笳f,“小鎮模式”對國內傳統的專業市場、批發市場都具有借鑒意義。今后也將繼續探索更多“小鎮模式”,將全國優質、規?;漠a業源頭引入漢口北,發揮漢口北的聚集力、輻射力、影響力,產銷協同牢牢把握住市場價格話語權,重塑供應鏈。
產業加速集聚 “黃陂造”從這里走向世界
約6000平方米的智能化倉庫內,一箱箱碼放整齊的貨物自動在貨架間來回穿梭移動,近50臺無人搬運機器人正各司其職,將貨物運送至指定的分揀站;定制化柔性生產線上,機械臂與人工相互配合,平均每5分鐘,就有一臺主機設備生產完成……
在剛剛開園的灄口攀升科技園一期智能工廠,每天有數千臺定制化電腦從這里發往全球各地。
智能化倉庫內,機器人正在搬運貨物(央廣網記者 張卓 攝)
“這是具備世界一流水準的5G智能化工廠。”攀升科技產品開發業務群負責人景奕昕告訴記者,公司自2015年落戶黃陂以來,已三易廠房擴充產能,今年新建成的灄口攀升科技園總建筑面積達17萬平方米。
扎根黃陂近十載,攀升科技獲得授權專利220余項,躋身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線上定制電腦銷量全球第一,2022年實現年產能130萬臺,銷售額近40億元,將“黃陂造”定制電腦輸送至全球130余個國家和地區。
隨著移動互聯網及智能設備的興起,傳統PC行業受到不小沖擊。攀升科技如何實現業績不斷“攀升”?
在景奕昕看來,這一方面得益于企業抓住了電商崛起的風口,滿足了用戶消費習慣改變所帶來的體驗需求;另一方面,離不開黃陂一系列信息技術產業鏈政策與支持。
攀升科技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組裝定制電腦(央廣網記者 張卓 攝)
信息技術產業鏈是黃陂“九大產業鏈”之一。2022年黃陂推出專項支持政策,每年設立5000萬元產業專項支持資金,全生命周期支持信息技術企業“從小到大”。
“下一步,攀升科技將圍繞新型智能終端、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重點領域加強研發創新攻關,在產業鏈內進一步集聚產業優勢、優化產業生態,推動黃陂區現代產業體系高質量發展?!本稗汝空f。
不僅是攀升電腦,越來越多的先進制造業基地正在黃陂加速集聚,推動一大批“黃陂造”走向世界。
模擬檢測、維修、調試設備……在位于黃陂的武漢中車長客軌道車輛有限公司,生產一線操作者們正在“數字工廠”里借助VR仿真技術模擬真實生產過程。在沉浸式巨幅大屏畫面中,實時精準地顯示出每一位操作者的動態定位、設備的運行狀態、產線整體的能耗情況等信息。
資料顯示,武漢市65%的地鐵車輛都產自這里,湖北省首列全自動智慧駕駛列車也是“黃陂造”。
坐落于黃陂的武漢軌道交通產業創新基地(央廣網發 喻玨亮 攝)
“武漢長客公司將以產業技術創新帶動武漢市軌道交通產業邁向數字化、智能化,實現武漢軌道交通產業立足武漢、走向全國、輻射世界。”該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汪忠海說。
當前,黃陂正以比亞迪刀片動力電池武漢公司為龍頭,打造新能源制造基地;以一家全國黃金珠寶生產頭部企業為龍頭,打造珠寶時尚制造基地;以武漢中車長客為龍頭,打造軌道交通制造基地;以賓理高端智能網聯汽車項目為突破,謀劃打造整車制造基地。用“四大產業集群”撐起高質量發展骨架,打造武漢制造業發展新高地。
開局顯成效。2023年一季度,黃陂開工重大項目27個,總投資199.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額增幅9.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9.4%。昔日木蘭故里,正錨定“大漢口、新空間”發展定位,充分發揮特色優勢全面發力,再造一個千億黃陂。
大美黃陂 未來可期
□李魯平
武漢黃陂,是一個怎樣的地方?俯瞰武漢地圖,透過一組數據,或許能找到些許答案。
黃陂的版圖面積2261平方公里,占武漢面積的四分之一,是武漢面積最大的區,黃陂有武漢市最高的山——雙峰尖,最潔凈的湖——木蘭湖,最大的森林公園——素山寺森林公園。黃陂有大小河流31條,森林面積占武漢市的二分之一,水域面積占武漢市的六分之一。
這里文脈悠長,很多人為武漢有3500年的建城史自豪,而這個歷史的起源便來自黃陂的盤龍城。距今3500年的盤龍城遺址是長江流域已知布局最清楚、遺跡最豐富的一處商早期遺址,是長江流域青銅文明的杰出代表,被譽為武漢“城市之根”。
這里商貿繁榮,擁有全國第二大綜合商貿市場,熙來攘往的市民在這里選購來自天南海北的商品,復古風情街講述著老漢口的斑駁記憶,穿越感十足的歷史建筑街景、新鮮多樣的變裝游戲、琳瑯滿目的國潮文創產品,頻頻刷爆市民的“朋友圈”。
黃陂是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2020年,獲評“中國有影響力的全域旅游示范區”,現已建成5A級景區1個,4A級景區8個,3A級景區6個。今天的黃陂,到處是木蘭文化打造的文旅新氣象,以木蘭大道為軸,大道兩側的山崗、丘陵、湖泊、田野之間分布著23家景區,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紛至沓來,打卡旅游。
在黃陂,游客可以體驗華中大都市的草原風情;欣賞四季花開如畫的浪漫花海;沿著旅游環線,在特色各異的“木蘭系”景區品味木蘭文化及其精神內涵。
與此同時,黃陂工業總產值邁入了千億大關,連續4年保持縣域經濟規模全省第一,躋身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中國工業百強區、湖北高質量發展重點區。
歷史與現實在此融合交匯,站在新一輪趕超跨越的歷史關口,黃陂這片土地將迸發出前所未有的發展和機遇。
近十年來,這塊神奇的土地變得更加多姿多彩。漢口北大道、巨龍大道、武漢繞城高速、四環線、輕軌一號線、黃陂全域旅游公路等基礎設施的建成,以及隨之而來的全域旅游、漢口北崛起,書寫了黃陂的新變化;武漢國家臨空經濟示范區的規劃和建設,則描繪了黃陂巨變的新內涵。
今天,無論走在木蘭大道上,還是穿行于巨龍大道上,抑或是行駛在黃陂的旅游公路上,放飛于黃陂的山水間,無一不感受到黃陂在高質量發展中的迷人風姿。
千載底蘊厚植文化自信,大美黃陂,未來可期。
(作者系湖北省作協副主席)
總策劃:張軍 于鋒
總監制:伍剛
統籌:陶玉德
記者:張卓 朱娜
編審:宗韶峰 胡苗苗
視頻:張卓 朱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