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金句】
各地推動產業振興,要把“土特產”這3個字琢磨透。
——2022年1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本期領學人】
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舊縣街道母嶺村書記助理、選調生 浙江大學研究生 楊淑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土特產’這3個字琢磨透”“依托農業農村特色資源”“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土”講的是基于一方水土,開發鄉土資源。要善于分析新的市場環境、新的技術條件,用好新的營銷手段,打開視野來用好當地資源,注重開發農業產業新功能、農村生態新價值,如發展生態旅游、民俗文化、休閑觀光等。“特”講的是突出地域特點,體現當地風情。要跳出本地看本地,打造為廣大消費者所認可、能形成競爭優勢的特色,如因地制宜打造蘋果村、木耳鄉、黃花鎮等。“產”講的是真正建成產業、形成集群。要延長農產品產業鏈,發展農產品加工、保鮮儲藏、運輸銷售等,形成一定規模,把農產品增值收益留在農村、留給農民。
立足“土”、體現“特”、做大“產”——土特產的名中三義為鄉村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立足“土”要求用好鄉土資源。我所在的母嶺村氣候適宜、土壤肥沃,滋養著千畝桂花林。為充分發揮本土優勢,母嶺村開發了桂花糕、桂花酒、桂花茶等桂花產品和地方特色桂花宴。
體現“特”要求突出產業特色。母嶺村深挖桂花古韻文化,連續舉辦七屆金秋桂花節,通過非遺展示、文化演出、桂花產品展銷等形式,擦亮“中國桂花第一村”的金字招牌。
做大“產”要求建成產業集群。桂花產業園的建成標志著母嶺村形成集桂花種植、采收、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實現農文旅融合的多元產業結構。
母嶺村的桂花產業發展歷程是千萬個小鄉村的縮影。接下來,母嶺村將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持續做好“土特產”文章,以產業振興促進鄉村全面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