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創新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決定了中華民族不懼新挑戰、勇于接受新事物的無畏品格。”
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也在深入發展。我們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的解決方案,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
從零起步的中國高鐵,面對技術封鎖,以極大的決心和努力,從“跟跑”到了“領跑”,這其中靠的就是迎難而上、不畏艱險的自主創新。
北京冬奧列車于2022年正式投入運營。它不僅有著非常漂亮的冰雪涂裝,還在全世界范圍內首次實現了時速350公里的自動駕駛。
在這款列車上,首次搭載了北斗衛星系統,還配置了千兆以太網,列車安裝了數千個傳感器,就像是帶著隨車醫生一樣,可以隨時自體檢。
東北地區的復興號高寒智能動車組,被稱為“最扛凍的高鐵”,零下40度依然能夠奔跑如常。
這款由我國自主研發的復興號首次批量使用了自動化防凍結功能,確保制動系統在嚴寒中也能夠安全可靠;列車水循環系統還配備了高科技“暖寶寶”,用熱循環保證水流在零下四十度中也能夠正常流動。
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復雜,中國高鐵的創新發展之路必須要去跨越更多的難關,而這其中就包括征服“世界屋脊”。
在西藏林芝,有一輛能夠登上“世界屋脊”的復興號列車。這款中國制造,擁有全球首創的雙動力牽引模式,可以讓整個牽引過程非常順暢。列車運用了一體化不間斷的自動供氧技術,來避免乘客產生高原反應。為了更加有效地防止高原紫外線的輻射,車窗還加了防紫外線的4層玻璃。正是有了這些技術的加持,我們才能更加自由舒適地飛馳在雪域高原上,欣賞窗外壯美的峽谷,雄偉的宮殿,還有盛放的格桑花。
如今,行駛在祖國廣袤大地上的4000多組高速鐵路動車中,僅“復興號”就已經累計安全運行8.36億公里,相當于環繞赤道行駛了2萬圈。自主創新練就了中國高鐵奇跡,“流動的中國”生機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