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蔥蘢的七月,正是踔厲奮發的好時節。7月5日至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并發表重要講話,指出“中國式現代化關鍵在科技現代化”,要求“江蘇要在科技創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發展戰略全局和世界大勢與時代潮流出發,作出一系列關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論述。此次,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并發表的重要講話,又為江蘇現代化建設指明前進方向,為這片創新熱土注入了強勁動力。
群雄逐鹿,創新者勝。多年來,江蘇科技創新水平不斷提升。2022年,江蘇有這樣兩組數據引人矚目:其一,全社會研發投入超3700億元,研發投入強度超過3%,達到創新型國家和地區中等水平;其二,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達48.5%,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7%。數據充分表明,江蘇在科技創新“賽道”上不斷趕超進位,科技創新為這里的每一寸土地注入了活力,孕育出生機與希望,也為江蘇“走在前、做示范”奠定了堅實基礎。
科技永不止步,創新永無止境。放眼江蘇大地,創新動能日漸具體精微:盛虹集團牽頭組建的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成為江蘇第一家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江南大學“協同創新大樓”新入駐一批國內領軍和骨干企業;省科技廳加強與省市有關方面協調對接,圍繞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等專題開展調查研究……不斷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全面激發企業科技創新活力,更多科技創新主體如雨后春筍正在江蘇大地“破土而出”。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加強人才培養,是推進科技創新的“加油站”。相關部門要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大力培育創新文化,健全科技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為創新人才脫穎而出、盡展才華創造良好環境,最大限度激發人才活力、釋放創新潛能。作為科研人才,應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要立志高遠、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往前走,以十年磨一劍的韌勁,以“一輩子辦成一件事”的執著,攻關高精尖技術,成就有價值的人生。
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面向未來,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強富美高”新江蘇注入更大動力,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胡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