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鄭微 朱睿 顏子舒 宋新 朱二俊
對外開放,反映著一座城市發展的眼光、胸襟和格局,驅動著一座城市的發展躍升,也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
今天,高質量發展的熱潮在彭城大地上奔涌,對外開放的愿景比以往任何一個時刻都來得更加強烈。圍繞“建設高水平雙向開放高地”目標,徐州正全力打造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全面開放新格局,全市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跑出“加速度”。
搭平臺建通道
贏得先機占得主動
開放平臺越優質、越廣闊,徐州就越能在開放發展中贏得先機、占得主動。
盛夏時節,走進位于金港路的徐州綜合保稅區,一臺臺來自卡特彼勒、徐工等工程機械整機出口企業的“大塊頭”們,正整齊排列在保稅堆場,等待辦理報關離境手續,銷往全球各地。
今年以來,徐州進出口逆勢增長,為外貿穩定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1—5月,徐州綜保區、徐州保稅物流中心、新沂保稅物流中心、港務區進出口倉的貿易額增速均超40%。
據了解,徐州綜保區每年有約百臺整機需要通過重新裝車、短駁、過卡、卸貨等操作進出園區;1—5月,累計實現進出口總值93.5億元,同比增長49.2%,貢獻度持續位居全市開放平臺首位。
近年來,徐州綜保區以創建內陸型綜保區創新發展新樣板為目標,大力培育高端裝備制造、半導體及電子信息兩大產業,全面打造先進制造業保稅加工、國際物流保稅分撥、保稅服務創新三大中心,賦能全市對外貿易優進優出、通關便利,為全市外貿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作為徐州重要的對外開放窗口和平臺,6月3日,徐州中歐班列首次開通冷鏈班列。該趟班列搭載6車冷凍烤鰻、凍鱘魚、護膚品等冷鏈集裝箱貨品,經滿洲里口岸開往俄羅斯莫斯科。這是徐州中歐班列首次開通冷鏈集裝箱運輸,也是從江蘇首次搭載冷鏈集裝箱貨品發往俄羅斯,標志著江蘇中歐班列國際冷鏈業務取得新發展成果。
一直以來,立足服務徐州本地企業,徐州中歐班列重點保障徐工工程機械、徐輪橡膠輪胎等本地重點物資貨物開行計劃,強化運貿融合,為打造“一帶一路”節點城市和東西雙向開放門戶作出積極貢獻。
目前,徐州已常態化開行至寧波、連云港、上海、青島4條鐵海聯運線路。今年上半年,徐州中歐班列累計開行210列,其中出口67列、進口143列;完成貿易額2.93億美元、同比增長5.8%。伴隨著貨輪拉響遠航的聲聲汽笛,徐州的開放之“路”正在不斷延伸。
6月26日,徐州國際郵件互換局正式開通運營,成為省內首個同時具備郵件、快件、跨境電商物品監管功能的互換局。
在徐州國際郵件互換局,海關查驗場地、報關大廳、海關辦公場地等區域齊備,還配置有國內領先的一進一出兩條智能查驗線,含有2臺CT機、1臺X光機及智能卡口、智能查驗系統、檢驗檢疫防疫消殺設備、視頻監控系統等。工人們將郵件放上傳送帶后,郵件被送入自動化分揀矩陣+小件包分機處理系統,經過自動掃描、分揀等程序后,將被快速、準確地送往收件人手中。
在這里,收寄國際郵件的流程大大簡化,速度可提升2-4天,為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提供重要平臺;國內郵件每日最大處理能力超100萬件,國際郵件每日最大處理能力為10萬件以上;可實現國際郵件在本地直接通關,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通關、結匯、退稅、郵包寄遞等一站式服務。
著眼于打造淮海經濟區雙向開放新高地,徐州已經初步形成“1+3+N”的開放平臺格局,“1”即淮海國際陸港,“3”即徐州綜合保稅區、觀音國際機場口岸和國際郵件互換局,N即保稅物流中心(B型)、保稅倉庫、跨境電商、雙樓港等一系列對外開放平臺。
立足新發展階段,徐州將不斷拓展開放平臺功能。“加快國家雙向開放綜合樞紐城市建設,以更大格局、更高水平加快開放步伐。”徐州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擴容“朋友圈”增強影響力
國際友城開枝散葉
1984年,徐州市與法國圣埃蒂安市締結首對友好城市關系,由此奏響了徐州牽手世界的友誼序章。
日本半田市、奧地利雷歐本市、韓國井邑市、德國埃爾福特市……經過近40年的精耕細作,徐州已有國際友好城市20個(含縣區2個)、友好交流城市40個。
鞏固老友城,發展新友城,互致信函交流,分享發展經驗……作為徐州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和渠道,多年來,徐州加快推動國際友城建設,一粒粒友誼的種子生根發芽、開枝散葉,徐州的國際“朋友圈”越來越大,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強。
去年11月6日,第十三屆中國(徐州)國際園林博覽會啟幕,呂梁山下、懸水湖畔,與國際友好城市共同設計建設的國際友城園不僅展示了充滿特色的園林風景,更進一步深化友城關系,促進綠色產業交流發展。漢風墨韻“彭城畫派”書畫作品展、“徐州美術的歷史與今天暨民間工藝精品展”先后在韓國大邱市、奧地利雷歐本市等友城展出,徐州“走出去”的步伐更加自信。
一系列“云交往”活動,不僅讓國際友人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推動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合作結碩果,友城繪新卷。近年來,徐州積極利用國家、省國際交流平臺,先后成功舉辦、承辦了2020上海合作組織(徐州)地方區域合作交流會、2021中國—東盟公共衛生合作交流會、“慶祝中奧建交50周年暨徐州—雷歐本結好27周年圖片展”、“徐州—韓國項目合作精準對接懇談會”等重要涉外活動,促成了一批合作與交流項目,把“徐州故事”講給世界聽,把“徐州形象”亮給世界看。
不以山海為遠。下一步,徐州將深入推進國際友城工作,統籌推進對外開放,積極拓展和深化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中東歐“17+1”相關國家、“上合”以及“東盟”相關國家的務實互利合作,讓徐州的國際“朋友圈”進一步擴容。
“走出去”“引進來”
招大引強步履不停
站在新階段新時代,徐州如何推動全市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跑出“加速度”,把發展藍圖變為看得見摸得著的現實圖景?
靠的是招商引資。
市委十三屆三次全會提出,要不斷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企業培育等方面發力突破,形成資本競相涌入、項目加速集聚、企業紛至沓來的發展景象,保持快于全省、好于周邊的發展態勢。
在招大引強的主戰場上,徐州聚焦重大項目招引、落子,招商引資的步伐從未停歇。今年以來,徐州積極“走出去”“引進來”,招商引資專項行動、經貿活動一撥接著一撥,讓徐州的招商地圖越畫越大。
上半年,徐州舉辦了大灣區、長三角、北京、日韓、新馬、歐洲等境內外重點招商活動十余場,推動板塊舉辦各類招商活動24場,累計推進優質項目141個,其中協議投資50億元以上項目34個,52個項目已成功簽約;第一批揭榜式招商30個項目,6個已成功簽約,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的同時,更成為徐州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
踏著開放的鼓點,徐州企業紛紛“抱團出海”,拓市場搶訂單。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組團出海、拜訪新老客戶、參加知名展會、考察當地商協會和商貿企業等方式,掌握行業發展趨勢和投資環境政策,深化合作意向,拓展經貿往來,推動徐州開放型經濟再上新臺階。”
按照《徐州市2023年貿易促進計劃(第一批)》,徐州今年將開展21個重點展會,確保“每月一展”,每月組織一個“海外搶單團”。其中,RCEP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展會占比均為三分之一左右,進一步加大力度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新興市場。
隨著開放平臺越建越強,“朋友圈”越聚越廣,招商地圖越畫越大,徐州的開放之門正越開越大。發展熱潮奔涌不息的徐州,正以更加開放的胸襟擁抱世界,在奮發有為中汲取高質量發展的蓬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