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江蘇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關于高標準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有關情況。(7月19日中國江蘇網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知識產權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起到重要支撐引領作用,江蘇歷來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知識產權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
近年來,江蘇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積極探索、先行先試,形成了一批具有江蘇特色的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做法。比如說,江蘇在全國率先開展高價值專利培育,推進“1+13+N”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體系建設。2020年10月,南京大學、蘇州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4家單位入選推進知識產權權益分配制度改革試點,探索形成“賦權+約定收益”“撥投結合”“低收費、長賦權”“先使用、后付費”等一批差異化賦權模式。正因如此,江蘇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不錯的成績,全省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連續7年保持全國第一,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是全國的1.9倍,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居全國第一。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江蘇對于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也越來越大,日前印發的《關于高標準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確,江蘇將通過開展高價值專利培育、強化知識產權金融支撐、深化知識產權國際交流合作等21條具體舉措,高標準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著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不僅如此,該《措施》還鼓勵知識產權高質量創造,開展高價值專利培育、實施產業專利導航工程、加快創新技術專利獲權。
知識產權保護關鍵在法治,關鍵在落實。為了加大對源頭侵權、重復侵權、惡意侵權和規模侵權的懲治力度,江蘇進一步深化最嚴格保護理念,依法積極適用懲罰性賠償,加大判決賠償數額,盡可能減輕權利人維權舉證負擔,及時采取臨時禁令措施,充分發揮刑罰威懾作用,強化能動司法。此外,江蘇還強化市場監管、司法、公安、檢察等部門聯動,優化協同配合機制,加大協同保護力度,降低知識產權維權成本,加大侵權行為查處力度,筑牢知識產權全方位、立體化的“保護罩”。
相信隨著實踐探索的不斷深入,知識產權作為創新發展的關鍵要素,將為江蘇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注入新動能。(馬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