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筑室者,先治其基。黨的二十大報告作出“積極發展基層民主”的重要部署。廣大人民群眾最直接的政治參與主要在基層,最直觀的當家作主感受也主要在基層。基層民主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體現,能夠充分彰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廣泛性、真實性和有效性。只有積極發展基層民主,才能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夯實基層基礎,提供源源不斷的智慧和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積極發展基層民主,體現中國式現代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契合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巨大的人口數量,既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動力,也帶來了大國治理的復雜挑戰。積極發展基層民主,能夠更好構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最大范圍凝聚共識,廣泛匯聚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合力。中國式現代化著力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實現這一目標,涉及對發展格局中利益分配關系的優化調整。積極發展基層民主,可以更好匯集群眾意見,在協商中促進利益整合、增進發展共識,探索出更有利于促進共同富裕的實現路徑。中國式現代化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具備更高的民主意識和民主能力,是人的全面發展的應有之義。積極發展基層民主,能夠提高城鄉社區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能力和實效。中國式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國內安全穩定是統籌內部安全和外部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的前提和基礎。積極發展基層民主,能夠不斷增強基層社會吸納多元意見、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源頭、化解在基層,更好促進基層社會和諧穩定,夯實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基層基礎,從而更好以自身發展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基層民主創新創造十分活躍,基層民主活力進一步增強,許多好的經驗做法上升為國家政策和制度,為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不斷注入新動力。要圍繞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要求,不斷拓展基層民主渠道,創新基層民主形式,增強基層群眾的民主意識和民主能力,推動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基層治理共同體,讓基層民主煥發更旺盛的活力。
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民主發展。黨的領導是基層民主創新發展的根本保證。新時代以來,黨中央先后出臺和修訂一系列黨內法規,健全黨全面領導基層治理的制度體系,夯實黨在基層的群眾基礎。要始終堅持黨對基層治理的全面領導,把黨的領導貫穿基層治理全過程、各方面。持續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領導基層民主、團結動員群眾的堅強戰斗堡壘。堅持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創新基層民主活動方式和組織形式。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工作能力,選優配強黨組織帶頭人,增強黨員干部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堅持制度保障基層民主發展。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是創新發展基層民主的必然要求。《關于加強城鄉社區協商的意見》《關于黨的基層組織任期的意見》《關于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意見》等相關文件的印發實施,持續為基層放權、賦能、減負。要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完善基層直接民主制度體系和工作體系,將“兩代表一委員”聯系群眾制度、辦事公開制度、權力清單與負面清單制度等落實落細,為基層群眾的民主參與提供有效保障。
堅持數字賦能基層民主發展。新時代以來,各地探索創造出多樣化的基層智慧治理平臺,為破解基層治理難題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途徑,不斷提升基層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以數字化技術為牽引,促進基層民主實踐的數據化、智慧化、智能化。整合信息收集發布、網絡在線服務、掌上電子辦公、線上即時溝通、后臺推送流轉等多種功能,打造集實時“意見箱”、移動“檔案室”、辦事“便利店”、百姓“致富橋”等復合特性為一體的基層智慧治理平臺,創新數字時代的基層民主實踐。
(作者為東北大學文法學院教授)
《 人民日報 》( 2023年07月21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