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董航 吳洛 記者 于露)“老師,飛機為什么可以飛起來呀?”“老師,我以后也能制造大飛機嗎?”近日,山東省棗莊市西王莊鎮中學,小齒輪志愿服務團的隊員們為孩子講述飛機的飛行原理,及飛機研制過程中的一些故事,孩子們聽后紛紛說起自己的理解。
小齒輪志愿服務團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級長期立項的實踐團隊,自2016年成立以來,服務團足跡遍布新疆、云南、湖北、四川、黑龍江、江蘇、陜西、河南等多地,累計志愿服務時間達2000天。
今年,已是“小齒輪”轉動的第八年。“我們是從這里走出來的,我們更知道孩子們需要什么、渴望什么,理應為家鄉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小齒輪志愿服務團團長吳洛說。
多年來,每一屆成員都堅持以“反哺家鄉”為主題,積極聯系家鄉團委,形成以科普教學為中心,家鄉調研、紅色景點研學、鄉村發展建設為外沿的“一核三翼”模式,利用所見所學為家鄉發展貢獻南航力量。
今年,團隊再度啟航,在江蘇南京、湖北鄂州、浙江寧波、黑龍江哈爾濱、黑龍江雞西、山東棗莊、江西南昌等地開展實踐活動,續寫小齒輪的新篇章。
團隊成員大多為南航大一、大二學生,走上講臺前,大家也會擔心自己是否會無法勝任教學任務,當他們看到一雙雙渴望的眼睛,那些顧慮便煙消云散了。在科普課堂上,團隊采購了一批模型供學生拼裝學習,三年級的同學們在短時間內就完成了模型搭建。
“老師,未來我也想為國家航空事業發展作貢獻!”“我想做導盲犬機器人,幫助更多人!”齒輪轉動盛夏,夢想守護童心。在職業規劃課上,學生們分享著自己對未來的憧憬。
(通訊員供圖 校對 胡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