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申報國家高企、新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分別同比增長48%、71%,新增有效發明專利同比增長98%,高倍智能三維編織成套設備通過國家科技成果論證,中交興路獲評省潛在獨角獸企業,科易達列入省科創板后備培育庫……孜孜追夢數十載,鹽南高新區深耕創新創業沃土,強勢崛起其勢已成。
向高而攀、向新而行。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市委八屆五次全會指出,要推動鹽南構建‘政產學研金介用’七位一體創新創業生態,努力打造全市創新之核?!丙}南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唐高明表示,我們要堅決扛起市委賦予的使命擔當,當好全市科技研發和創新引領的孵化器、加速器,讓鹽南成為創新藍海、創業熱土、創客家園。
應勢而謀 重大突破持續涌現
科技是鹽南高新區最明顯的標識。初秋時節,大數據產業園處處躍動著強勁的發展“脈搏”。在圓欣智能(鹽城)科技技術有限公司大廳內,工作人員正對某工業制造領域客戶的大數據可視化監管平臺產品進行調試,屏幕上工藝流程、生產環境、設備運行狀態等情況一目了然。
“我們以數字孿生技術為支撐,為企業打造一個和真實工廠一模一樣的虛擬‘孿生兄弟’?!痹摴臼袌鲞\營副總經理倪明介紹,將數據集成到數字孿生可視化集中管控平臺,以直觀的三維可視化界面與真實廠區環境建立交互,監管人員可全方位無死角地感知著廠區的“風吹草動”,極大提高管控效率。
逐浪數字經濟“新藍?!保L三角數字視聽產業基地項目將數字和視聽融為一體,激發了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
“基地聚焦提升數字視聽產業貢獻度和科創競爭力,以重大項目推進的‘穩’和‘實’,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進’和‘優’?!丙}南高新區招商促進二局工作人員盧大偉算了算日子,距離基地開工到核心能力及應用場景發布,也就短短不到6個月的時間。他希望能吸引更多優質企業加入,為鹽南數字視聽產業高質量發展儲備資源。
產業升級,在重大項目的生產線上表現得尤為直接。8月5日上午,總投資53億元的新輝開顯示半導體項目無塵車間內,伴隨著火熱的生產氣息,一組組顯示模組走下生產線。新輝開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建波介紹,項目一期配備國際領先的液晶顯示器生產線及觸摸屏等液晶顯示模塊裝配線,目前已經開始批量投產。二期項目9條產線全部建成投產后,年可實現開票銷售60億元、稅收3億元。
東風起,正是揚帆踏浪時。上半年,鹽南高新區扎實開展“重大項目攻堅年”活動,五個專業園區項目引建主戰場作用全面凸顯,新簽約、新開工、新竣工億元以上產業項目38個、24個、12個,其中數字經濟全面起勢,產業規模突破120億元、同比增長26%。
握指成拳 平臺載體加速崛起
科創平臺在產業創新、科技人才培養、創新要素集聚等方面有著強勁的“虹吸效應”,是創新發展的有力支撐。憑借獨有的“風光”資源稟賦,江蘇省沿海可再生能源技術創新中心投入運營,集聚南師大海洋經濟技術研究院、鴻蒙泰爾實驗室等新型研發機構5個,風電全直流發電、光伏云邊協同2個項目獲批國家重大科技立項。
一手抓平臺建設,一手抓項目招引,鹽南高新區其他各大平臺載體蓄力掀起一波“招大引強”行動。加速形成的產業集群,也正成為鹽南高新區“一廊一帶五園”科創載體高質量發展的鮮亮底色。
7月26日,以“‘氫’領未來·‘滬’利共贏”為主題的2023鹽南高新區(上海)可再生能源產業招商圓桌會活動在上海成功舉辦。“我們計劃通過參加可再生能源行業研討會、區域推介會等活動,對接優質招商資源,不斷延伸園區產業鏈條,提升質量效益。”常年從事招商工作,鹽南高新區可再生能源招商局局長薛峰認為,項目選擇不能光看投資規模,也不能根據是否“立竿見影”出產值、出效能來選擇。要通過引進一批平臺和項目,做強載體、做優生態,打造可再生能源創新項目孵化的搖籃。
對于同樣從事招商工作的鹽南高新區駐南京招商辦負責人花金星而言,區里實施的孵化器提質增效行動,特別是上半年鹽城(南京)科創中心的揭牌,為招商辦今后的工作提供更多便利。他坦言,從“筑巢引鳳”到“鳳地筑巢”,域外孵化器在聯合區域資源優勢、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深度融合方面具有強大的優勢。
作為區域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技企業孵化器是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集聚創新創業人才的重要載體。上半年,鹽南高新區新孵化企業同比增長30%,大數據創業園被評為國家級優秀孵化器。
近悅遠來 創新生態不斷優化
好項目各地都在搶,面對各地不遺余力打響招商攻堅戰,鹽南高新區能精彩“出圈”,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做優創新生態。
“感謝新河街道幫助我們向江蘇銀行協調貸款400萬元,解決公司資金周轉難題?!笨粗a車間一臺臺垂直6軸多關節型機器人揮動著機械臂,工人們加緊調試趕制訂單的繁忙場景,中迪機器人(鹽城)有限公司運營總經理陳甲成連連稱贊。
一個項目從洽談、引進、開工到建成,要經過多個環節,任何一個環節不僅不能“掉鏈子”,而且要環環相扣,形成加速推動、滾動向前的好態勢。優惠政策云集的鹽南高新區無疑給企業吃下一顆“定心丸”。
“在智能制造領域,企業發展之路往往披荊斬棘、充滿挑戰。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讓企業多一些發展底氣,少一點后顧之憂,更是吸引優企‘落戶’的硬招。”鹽南高新區高新技術中心主任王天波介紹,區里高標準出臺“創新之核”30條激勵政策,上半年申報領軍人才項目35個、增幅全市第一,特別是“企業創新積分制”案例獲科技部火炬中心試點推廣。
除建立起先試先行的科技創新政策優勢,在推進高質量發展的路上,鹽南高新區還搭建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務體系,讓企業在這片宜居宜業的科創沃土“生根發芽”。
“創新發展離不開優良生態,產業的聚集,也意味著對相關配套服務更高的要求?!毖Ψ宓霓k公室就在西伏河綠色低碳科創園內,距離相關入駐企業步行距離不超過10分鐘,極大方便了企業與他溝通交流。
聚星成火,攏指成拳。從服務到政策再到人才,這套環環相扣的“組合招”,正不斷助力眾多鹽南高新區的企業從孵化壯大至擴產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