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千年運河,盡顯中國之“美”

□李群

8月13日,“以河為媒——沿著大運河看中國”網上主題宣傳正式開始江蘇段采訪活動。來自中央、省屬、地方的 20 多家媒體齊聚運河原點城市揚州,攜手開啟這場大運河的文化尋根與發現新生之旅。

一線通南北,往來天地間。大運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北連海河,南接錢塘;流經兩個直轄市、六個省,匯通五大水系。從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開鑿邗溝開始,穿行了2000多年的大運河,不僅完整保留了人類文化遺產,更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兼容并包、綿延不斷的有力見證。

如何重現大運河舟楫如織、滿河朝霞的美麗風光,增進槳聲燈影、枕河而居的人文氣息?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淮安里運河文化長廊已經成型,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成為網紅打卡地……傳承保護和開發利用并舉,大運河在新時代煥發新生機。

作為活態線性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是農業社會世界上規模最大、技術含量最高、綜合效益最好的運河,見證了中華民族的繁盛。譬如,栽種桑樹,用桑葉喂蠶,蠶屎用來養魚,魚的排泄物變成池泥,池泥挖出來當有機肥料,用來種稻種桑,再養蠶……如此循環下去,形成一個完美的可持續發展的生物鏈。

悠然流過千載的大運河及其燦爛文明,不只是留存于歷史的遺跡、人們的回憶中,也更加鮮亮地“活”在當下。蘇州吳江平望鎮聯豐村的稻田里,“稻鴨共作”模式走出一條綠色生態的種養道路,“一田多收”實現糧禽共贏增效。大運河以其特有的鎮定與從容,無聲影響著流域百姓的生活方式。

古老運河流過的,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是不可割舍的根脈,是不能忘卻的記憶。七里山塘街保持著古代的格局和大量的明清建筑;杭州西泠印社的金石篆刻,將漢字書法的美,與章法表現的美、刀法展現的美及金石自然美融為一體;大運河流經之地,昆曲、評彈、桃花塢年畫、蘇繡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聞名遐邇……大運河之水孕育的文明智慧,代代傳承,在今日仍然顯示著強大生命力。

有人說,長城一撇,運河一捺,在華夏大地上寫下一個大大的“人”字。正是這“一捺”,支起了一個“人”字。運河滋養兩岸城市和人民,是一條致富河、幸福河。河道生態美觀、文化遺產美麗、人民生活美好、文明交流美妙,這是沿線群眾對大運河的期待,也是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在新發展理念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圖景。今天,運河與城市的“協奏曲”已經響起,“黃金水道”的古韻今風正撲面而來。

一河通南北,千載連古今。“以河為媒——沿著大運河看中國”正是觸摸千年文脈,探尋她生生不息的動力源泉,解讀中華文脈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千百年來,這條溝通南北的文化大動脈,滋潤著兩岸,造就了沿線城市經濟互聯、文化交融的繁榮景象,也筑牢了我們的“根”與“魂”,這正是中國之“美”。

從歷史深處走來,向美好未來奔去。沿著大運河看中國,看到的是文化美、經濟強的精彩中國。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