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在海門包場鎮海門港新區鳳飛村浩太新型合作農場內,剛采摘的秋葵經過分揀、包裝,送進冷庫預冷保鮮后冷藏起來。“秋葵的采摘期正好與高溫‘碰頭’,但是有了冷庫,果實落地后的保鮮時間可延長5倍以上,可以根據訂單需要再封箱,走冷鏈物流銷往全國。”說起新建的冷庫,合作社負責人周昊杰贊許有加。有了保鮮冷庫的加持,秋葵的銷售周期將進一步延長,提高農產品應對氣候變化和參與市場競爭能力。
近兩年,海門區推進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新增冷庫庫容7萬立方米,年可解決約10萬噸蔬菜水果產地冷藏保鮮問題。依托田間地頭的冷庫,海門街道的黃桃、四甲鎮的葡萄、常樂鎮的小番茄、余東鎮的青毛豆……海門的農特產品源源不斷進入全國各地消費者的“菜籃子”,新一代農民鼓起腰包,在希望的田野上奔向共同富裕。
農田到餐桌的距離做“減法”
時令立秋,暑熱未退。凌晨3點多,海門市科創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果園里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葡萄果香,總經理熊杰已經開始安排工人們開始采摘葡萄了。
“前幾天接了一個北京的訂單,大約要3000公斤。而這個時間段采摘的葡萄果肉硬朗,品質更好。”熊杰介紹。
采摘好的葡萄,會馬上送到公司的車間內,工作人員正仔細分揀、包裝葡萄,而后裝箱入庫冷藏。“葡萄對溫度十分敏感,原先我們是在常溫下直接進行冷鏈裝車,溫度沒法達到預冷的溫度,就會造成品質下降。”在自己熟悉的領域,熊杰侃侃而談,“冷庫預冷就是對葡萄進行迅速‘催眠’,以最大程度確保葡萄品質,讓香味從‘枝頭直抵舌尖’,所以連千里之外的北京也向我們訂貨。”
“在0攝氏度的儲藏條件下,葡萄可保鮮兩個多月,我們一些晚熟的品種甚至可以在元旦后在上市。”熊杰說。再過一個月,陽光玫瑰葡萄的每斤批發價跌至10元,而存放冷庫,兩個月后趕在冬天銷售,每斤批發價上漲至18元左右,將給公司提升幾十萬的效益。
近兩年,科創農業公司建成了庫容4000多立方米保鮮冷庫,還可以為周邊種植戶代存水果,帶動公司所在的三星鎮林西村葡萄種植面積達1300多畝,成為遠近聞名的“葡萄村”。
“冷”事業捂“熱”錢袋子
就地保鮮和全程冷鏈物流帶來的不僅僅是供應半徑的擴大,而且經過專業低溫化處理,蔬果依然保持著原有的新鮮,品質和附加值都很有競爭力。
除了時令果蔬可以保鮮“錯峰”,在海門悅來鎮鳳陽村,鮮雞蛋的保鮮保價也得益于村里建設的保鮮庫。鳳陽村黨總支書記黃美平告訴記者,每年的3-5月份是雞蛋銷售的淡季,他們就把剩余的雞蛋放入保鮮庫冷藏,等到6月份再投放市場,實行錯峰銷售。
“今年的3月到5月,我們保鮮了5000箱雞蛋,錯峰銷售的利潤達到30萬元。”說起農產品產地冷鮮庫的好處,黃美平深有體會,“以前沒有冷鮮庫對我們養殖戶來說就是沒有市場主動權,自從建起了這個冷鮮庫,延長了貨架期,不但能錯峰銷售,還可以擴大養殖規模,好處多多,如今我們很多蔬果都進冷庫錯峰銷售。”
海門建起的一座座“田間冰箱”,徹底改變了生鮮農產品“靠天吃飯”的局面。農產品產地冷鮮庫的建設不僅為農產品旺儲淡銷、調劑余缺、豐富城鄉居民“菜籃子”提供了有力條件,以“冷科技”鎖住農產品“凍齡”,讓農副產品得以保鮮又保價,從“賣一季”變成“賣四季”,成了農民增收致富的“保鮮庫”。
打通產地到銷地的“最后一公里”
冷鏈延伸田間地頭,加速產業發展壯大。海門一方好水土,已建成24個省級高標準蔬菜基地。每天,各種品類的新鮮蔬菜從海門出發,帶著“身份證”,坐上冷鏈物流車,運往長三角各地農產品批發市場。
一大早,在海門街道南通強盛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有機蔬菜種植基地,村民們正在采收黃瓜,很快就運到種植基地旁邊的冷庫內進行預冷、包裝,當天下午通過冷鏈車輛就送到無錫南京等城市。
“高溫天氣會讓蔬菜出現旺長情況,如果采摘不及時,會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損耗在地里。如今在冷運技術加持之后,‘蔬菜爛地里、農民淚汪汪,市民吃不上’已成歷史,讓我們成為了南通市供港蔬菜種植基地。”基地負責人陸小強介紹。
作為全國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整縣推進試點縣,海門區立足本地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的實際需求,充分發揮現有的蔬果生產、加工、銷售標準化體系等優勢,陸續建設20個冷庫項目,著力打通鮮活農產品出村進城“最初一公里”。
“建起冷鮮庫后,我們采摘的蔬菜及時分揀、包裝后在冷鮮庫預冷,再通過冷藏車銷往全國。這樣不僅大大減少了蔬果采摘后未及時發貨而腐爛的損失,還保持了新鮮度,提高了品質,價格相對高,去年畝均增收2000多元。”陸小強說。
讓更多農產品“新鮮”走得更遠
近日,黃桃大批成熟,集中上市。在位于海門街道三南村的江蘇蘇洪農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冷鏈倉儲物流中心,收購、運輸黃桃的大小貨車絡繹不絕,分揀、包裝、儲存黃桃的工人們忙得不亦樂乎。
蘇洪公司作為一家水果新零售領域的龍頭企業,創立了“蘇洪鮮食”品牌,目前每天線上線下訂單達到近兩萬單,公司在2021年建成了占地1.5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冷鏈配送物流中心。有了銷售和冷鏈倉儲的保障,黃桃的保鮮問題迎刃而解,蘇洪集團現在每天都在開足馬力收購海門黃桃,每天有將超過5萬斤的黃桃走向全國市場,真正實現了豐產又豐收。
“我們公司目前水果年銷售額達5億多元。”蘇洪公司董事長曾建平說,“我們的冷庫全年開放,為周邊果農解決水果儲存難問題,可以根據市場情況出庫,實現農副產品延期銷售,有效解決了果子集中成熟、集中上市價格低的問題。”
依托產地冷藏保鮮設施,海門鼓勵引導快遞、電商、商貿流通等主體加快建設農產品的縣、鄉、村冷鏈物流服務網絡,實現鮮活農產品從產地到餐桌的全程冷藏保鮮。基本形成了“基地生產+保鮮冷藏+冷鏈物流”的全產業鏈產業發展模式。隨著“一張網”“一條鏈”的逐漸完善,更多海門優勢特色農產品,正以更好的價格出現在全國各地,甚至遠銷韓國、香港、東南亞等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