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以運河為媒,講好千年流動的中華文脈

  8月24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以“運河城市遺產保護與綠色低碳發展”為主題的“2023世界運河城市論壇”在揚州舉行。此次論壇通過展示分享運河永續利用、綠色發展的“中國行動”與“國際案例”,交流互鑒可行路徑與思路對策,推動國際運河城市交流合作,提升中國大運河國際影響力,促進大運河文化帶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作為世界上開鑿時間最早、空間跨越度最大、使用歷史最久的人工河,中國大運河歷經千年,縱貫南北,滋養著運河沿岸的城市和人民;日夜流淌,奔涌向前,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偉大智慧,孕育出無限自然風光和深厚人文景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保護大運河是運河沿線所有地區的共同責任”“要古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運河為核心的歷史文化資源”。近年來,沿線各地積極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由北至南,北京深耕運河文化元素助力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呈現出千年古“運”新“綠”動;滄州對大運河實施河道清淤疏浚和沿線綠化提升工程,煥發出“古運新姿”;德州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和黃河文化旅游帶建設,暢通了水脈、傳承了文脈、帶動了人脈;杭州深入挖掘大運河核心價值和文化特質,運河兩岸增添更多依水而居的煙火氣。

  悠悠運河滋養著江蘇的人文賡續。駱賓王的《揚州看競渡序》、王昌齡的《客廣陵》、孟浩然的《揚子津望京口》、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等,是在大運河江蘇段留足時的歌頌吟誦,“煙花三月下揚州”“姑蘇城外寒山寺”“不盡長江滾滾流”等佳句都與大運河江蘇段有剪不斷的關聯。而江蘇沿線滄桑變遷的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更是一部濃縮的文化史,各種水利設施,各樣河畔村落,散發著深厚的文化意蘊。

  江蘇作為擁有大運河通航里程全線最長、歷史文化遺存最豐富、覆蓋地域最廣闊的省份,堅持把大運河文化保護與傳承的創新實踐落在實處。徐州的大吳濱河公園、宿遷皂河龍運城、淮安大運河百里畫廊、無錫環城古運河集中展示帶、蘇州“運河十景”等,展示著獨特的大運河文化符號。全流域、全時段、全方位展示中國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價值的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成為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標志性博物館,正式建成開放以來已接待游客118萬余人次。

  制定全國首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地方性法規、上線全國首個省級監測管理平臺、推出首部中國運河通志《中國運河志》、設立全國首只大運河文化旅游發展基金、打造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如今又持續舉辦國內唯一以運河文化為主題的國際性論壇,江蘇在大運河文遺保護、文脈傳承、文旅融合上深度發力,打造出具有示范效應的“江蘇樣板”和“江蘇經驗”。

  大運河是流動的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的有力見證。千年運河,日夜不息,連接著過去、現在和未來。以生態起筆、以文化落筆,統籌做好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和生態文明建設,傳承千年運河文脈,講好生態之河、文化之河、幸福之河、交流之河的中國大運河故事,共同守護中華民族文化根脈的文化自信。(楊朔)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