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2023國際能源變革論壇將在蘇州開幕。當前,蘇州正持續深化推進能源發展變革典范城市建設,努力構建與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相適應的城市現代能源體系。

能源是現代社會的基礎和關鍵資源之一,在能源保障下,工業、農業、交通、醫療、文化等各個領域都能得到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也更加便利和舒適,因此可以說人類世界運轉離不開能源。十年來,蘇州全社會用電量累計增長31.5%,作為工業制造大市,蘇州的工業用電量更是領跑全省,在全國所有城市中排名第一,妥妥的“用電大戶”,那么,電從何處來?

“西電東送”工程的核心樞紐工程之一“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通過兩條直流進線,來自四川的清潔水電就跨越2000多公里正式進入蘇州。

從去年7月投運至今,“白江線”累計向華東地區輸送了200億千瓦時的清潔電能,扛下了蘇州23%的用電負荷,這相當于是1000萬戶普通家庭一年的用電量。

國網蘇州供電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主任姜學寶介紹,今年以來,通過“一交兩直”特高壓等通道,共引入區外電能達360億千瓦時,約占蘇州全社會用電總量的40%,切實保障城市可靠用電。
作為能耗大戶,蘇州不但要用好電,更要用綠色電。
光伏發電是優質的綠色能源之一,蘇州也早早地開始了追“光”之旅。

龍騰特鋼-分布式光伏項目,6.8萬塊單晶光伏板,拼起了這些大廠房的屋頂,最大跨度達到223.7米,比鳥巢體育館的還要大,是全國最大跨度的弧形“光伏建筑一體化項目”。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每年幫企業減碳約3.8萬噸。

常熟市龍騰特種鋼有限公司原料碼頭分廠生產技術科科長張曉威介紹,企業清潔電力在總用電量中的占比已經提高到了5%,希望通過建設分布式光伏,來探索一條“光伏+鋼鐵”的碳中和路徑,全面推進鋼廠的低碳轉型。

國網蘇州供電公司營銷業務支持中心業務管控班班長繆敏昭介紹,截至目前,蘇州全市分布式光伏并網容量突破300萬千瓦,位居江蘇全省第一,今年上半年新裝并網容量63.48萬千瓦,同比增長了143.45%,常熟、吳江、吳中、相城入選全國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全市綠色能源使用占比不斷提高。

再來看看制造端,精益求精的創新,讓蘇州企業不斷“走出來”,朝著更加綠色的產品沖擊,比如一瓶小小的“顆粒硅”,它的最大的粒徑也只有兩毫米,但是它的科技含量卻很高。

協鑫科技全球硅基材料研究總院院長助理劉濤介紹,顆粒硅就是光伏發電領域最重要的上游原材料,它和傳統的棒狀硅相比,能夠在碳足跡排放上降低80%,是在能源綠色生產體系當中的非常重要的一個突破,為未來的光伏的終端裝機的前景以及未來光伏在上游制造領域的前景開拓更多的機會。
未來,政府、產業、企業如何匯聚共識和力量,加快能源變革,促進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雙贏。作為國際能源變革論壇的長期舉辦地,9月初,這場高規格、高水平的盛會將給出答案。
來源:蘇州新聞
記者:王佳珍、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