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在南京大學學的專業是人力資源管理專業,這次在招聘會上,通過面試和專業知識測試被雙登集團錄用,非常開心。”9月4日,剛到雙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班的應屆大學畢業生翁倩穎高興地說。
今年以來,已有包括翁倩穎在內的2000多名不同專業的高校畢業生,在姜堰區實現就業。在姜堰區,剛走出大學校門的畢業生為何能順順當當地找到自己心怡的工作呢?
針對姜堰區新興產業不斷迭代,傳統產業也在“華麗轉身”,800多家制造業、服務業以及新興產業企業人力資源的需求逐年增加,累計可達10萬人以上的現實,姜堰區著力打造大學生“青春市集”,做“軟”就業服務生態,圍繞就業安居、創業就業、金融、交友、文娛等主題,打出“就業無憂”人才服務品牌,推動大學生和產業雙向奔赴,城市和人才互相成就。
姜堰區設立人才“儲備金”,對來姜后在同一家企業就業滿3年的高層次人才畢業生,分3年發放累計最高8萬元的人才“儲備金”;對姜堰籍本科及以上學歷來姜工業企業就業的畢業生,分3年發放每年最高1萬元的圖書資料補貼;同時對實用型人才實施獎補,對來姜重點企業就業且年薪滿10萬元的大專或高等職業院校畢業生,發放最長36個月最高每月300元的租房補貼、3萬元的購房補貼,分3年發放每年3000元的生活補貼。
哈爾濱工業大學碩士畢業生張瑞濤,作為超精密制造裝備技術領域研究與開發的特殊人才,通過校園招聘,成了泰州市華粹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員工。三年間,他和公司研發團隊成員一起,攻關突破了超精密裝備關鍵核心技術,為公司帶來了豐厚的利潤。
“在姜堰區,我不僅享受到了‘全鏈條’特殊人才服務政策待遇,而且也讓自己從一個‘外人’變成‘家人’,終成企業‘主人’。就業泰州這座發展之城,是正確的選擇。”張瑞濤嘴角泛起了微笑。
“軟”就業服務生態,是姜堰區實現大學生充分就業的“密碼”。近三年來,姜堰區先后舉辦線上線下大學生招聘會430多場次,其中線上招聘會及網絡直播招聘會近250場次。組織企業走進省內外60多所高等院校參加了“泰州日”“泰愛才”“堰歸來”等校園招聘會,提供崗位5800多個。這是姜堰區落實大學生就業穩崗的生動實踐。
姜堰區還為大學生提供多維平臺,多角度助力就業創業。在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舉辦“青年工程師結對培養”專場活動,一批“專精特新”企業與常信院裝備學院、電子信息學院成功簽約冠名班,招收聯合培養人才近80人。今年,姜堰區又與商丘中等專業學校、蘭州資源環境職業大學、天水師范學院等院校簽訂校企合作協議。
此外,姜堰區還在高新區、經濟開發區建造大學生公寓房1000多套,其中新開發的400套,就業大學生入住率在90%以上。
優良的就業服務生態讓大學生與城市產業發展同頻共振。三年來,6000多名大學生在姜堰找準了青春定位和人生舞臺。焊接式減速箱體的研發與制造、新能源電動清掃車的研發與制造、打造包裝行業“科技新材料”等8個項目獲江蘇省大學生優秀創業項目,另有多名大學生在市、區技能大比武中嶄露頭角,實現了人生的“全壘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