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發現到建立保護區,讓罕見的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野大豆“長成”800畝保護區、新增湖泊濕地3萬畝,恢復退化濕地21000畝……近日,宿遷市泗洪成子湖“生態島”試驗區入選全省首批“生態島”試驗區。
9月12日,在宿遷市泗洪縣龍集鎮成子湖“生態島”防護林工程現場,工人們正在對生態林進行日常管護。近年來,在做好成子湖水源保護的同時,宿遷市持續推進區域環境提升,創新實踐成子湖片區生態島項目建設,以系統性的生態環境工程實施,協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目前生態島項目總面積約1萬畝,栽植水杉、池杉等23.5萬株,總投資5000萬元。
在島上有一大片保護區非常顯眼,眼前的植物看上去平平無奇?!斑@些可都是瀕危物種,不僅全省罕見,而且對生態多樣性有很重要的作用。”泗洪縣龍集鎮生態環境和建設局負責人金殿平介紹,這片保護區是野大豆保護區,在一年多前,泗洪縣首次發現這一物種后,當地就開始著手保護。截至目前,投入資金約3000萬元,完成800畝野大豆保護地建設,實施河渠生態系統提升整治,清理河道污泥約3萬立方米,打造生態河道約9.6公里,在前兩年建設5000畝生態林的基礎上,新完成生態濕地修復約2萬畝,營造湖岸灘涂鳥類繁衍棲息地約3000畝,栽植蘆葦、菱角、芡實等水生植物,投放螺螄、河蚌、蜆貝、蝦、魚等約15萬斤,營造物種豐富多樣的湖岸生態環境。截至目前,已完成工程累計約占生態島項目總建設任務的45%。
據了解,泗洪縣成子湖生態島項目共七大項,在龍集鎮境內實施建設的項目有白鶴保護區、震旦雅雀保護區、野大豆保護區、生態系統提升整治、物種多樣性觀測站等五大生態保護性工程。工程以成子湖湖岸淺灘濕地生態恢復為著力點,以營造物種多樣性繁衍棲息生態保護地為建設目標。
“我們聚焦7大類、28小類建設任務,以及生物多樣性觀測站點、野大豆就地保護體系等7個具體的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大力推進泗洪成子湖‘生態島’試驗區建設。預計在2024年底,生態島工程全部結束?!苯鸬钇礁嬖V記者,泗洪縣是全國首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和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近年來,該縣錨定建成水綠交融、水鳥群飛、生態經濟、民生幸福的泗洪成子湖“生態島”試驗區“大斑塊”目標,基于成子湖自然生態空間本底,構建“一核二廊二區多點”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空間格局,形成成子湖核心區、延伸區、屏障區三級生物多樣性保護體系。
“通過工程實施,新增湖泊濕地30000畝,恢復退化濕地21000畝,恢復自由水面450畝,修復生態河道3000米,打造生態化岸線17千米,鳥類棲息林地改善16500畝,區域環境基礎設施供給能力和水平顯著提升,生態要素進一步豐富,生態系統物質供給和水源涵養、氣候調節、降碳增匯、凈化環境等調節服務功能顯著增強?!苯鸬钇礁嬖V記者。(孫旭暉、趙健鈞、鄭成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