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坐著不動是許多上班人的常態,然而,久坐不僅容易讓人腰肩酸疼,還可能危及生命。近日,36歲的張女士因連續伏案工作7小時,站起來后突然倒地。南京鼓樓醫院醫生認為張女士可能是由于久坐未動,又未進水,導致下肢深靜脈形成血栓,當她猛地站立時血栓脫落,栓塞到肺動脈上,導致肺栓塞,也就是“經濟艙綜合征”,經過數小時連續搶救,張女士脫離鬼門關。
什么是“經濟艙綜合征”?南京鼓樓醫院血管外科主任醫師冉峰介紹,“經濟艙綜合征”并非坐飛機才會發生,在一個活動范圍很小的空間里,保持一個姿勢不動,本身血流速度就會減慢,再加上不喝水,血液黏稠度就會增加、濃縮,容易形成血栓,例如打麻將、伏案工作等。
下肢深靜脈為什么容易形成血栓?由于深靜脈位置較深,直徑比淺靜脈粗,整個血流速度受瓣膜影響大,正常的瓣膜是單向閥門,由于重力作用,加上本身靜脈壓力低,它克服地心引力往往艱難,正常人下肢有很多對靜脈瓣膜,防止血液倒流或逆灌,如果瓣膜出現問題,比如關不嚴了,或者血管壁損傷瓣膜沒法關了,腿部的墜積性血液就會增多,容易引起靜脈回流障礙,形成血栓。
總的來說,血栓形成主要與三大因素有關,第一是凝血機制改變(高凝狀態)。比如服用避孕藥或免疫疾病相關藥物,導致激素水平改變,引起凝血機制變化,容易造成血栓;二是靜脈壓力增大,血流緩慢。常見于長期臥床,不能活動的患者,也容易造成血流緩慢,形成血栓。第三種情況是血管的損傷。如一些深靜脈穿刺手術,深靜脈置管,或是手術當中,血管的損傷等這些情況也有可能會造成下肢深靜脈血栓。
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可以做一些簡單的“踝泵運動”,通過踝關節的運動,起到像泵一樣的作用,打開“防血栓”的開關,動作簡單易操作:坐在椅子上,雙腳著地,重復勾腳、踮腳,模仿行走,通過肌肉活動擠壓,促進血液回流,不僅可以防血栓,還可以促消腫。或者買一個拉筋板或按摩腳凳放辦公桌下,坐著拉伸也能促進自己下肢血液循環。
有的骨折或者昏迷的患者確實動不了,家屬可以幫助做一些腿部、足部的往復屈伸運動,或者必要的肌肉擠壓運動,同時可以輔助穿戴彈力襪,也叫靜脈曲張襪或抗血栓襪,能夠預防血栓。冉峰提醒,如果以往得過血栓或是有血栓家族史的人,需要用抗凝藥物來預防,切記應在醫生指導下用藥。除此之外,適當多飲水和排尿,不僅可以保持正常血容量,也有助于消化、循環和泌尿系統的正常運作。
通訊員 王娟 現代快報+記者 劉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