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專精特新看中國|江蘇:做實專精特新“小巨人”成長之路,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江蘇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江蘇省互聯網標桿工廠……”江蘇省鹽城市的江蘇大洋精鍛有限公司榮譽墻上,一塊塊牌匾映入眼簾——類似這樣的畫面,在江蘇大地眾多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里屢見不鮮。

數據顯示,今年7月1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第五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示名單,江蘇省795家企業入圍,約占全國總數的五分之一,入圍企業數量居全國第一。由此,江蘇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總量達到1504家,相比此前翻了一倍有余。

江蘇如何多措并舉做實專精特新“小巨人”成長之路,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9月20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國家稅務總局稅收宣傳中心指導,江蘇省委網信辦主辦,新華日報·交匯點新聞承辦的“解碼‘小巨人’——專精特新看中國(江蘇站)”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在南京正式啟動,活動將前往南京、蘇州、南通、徐州四地,深入采訪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探尋江蘇“小巨人”跑出“加速度”背后的高質量發展密碼。


蘇州工業園區航拍。視覺中國

蘇州工業園區航拍。視覺中國


“一對一”貼心服務,精準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

“在我們工業化轉型過程中,常州市新北區經發局會不定期來人指導,例如政策、設備廠的對接等都會有項目政策的支持,給我們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江蘇新金牛線纜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凌立介紹。作為江蘇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目前,新金牛的產品不僅銷往全國各地,還成功出口到澳大利亞、印尼、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和地區,2022年實現銷售3.8億元。


江蘇新金牛線纜有限公司引進的機器人手臂

江蘇新金牛線纜有限公司引進的機器人手臂


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精準優質的貼心服務。

長期以來,常州市新北區經發局積極開展企業走訪,一方面,為企業提供“一對一”服務,幫助企業積極爭取各項惠企政策和申報項目,找短板、補差距,并舉辦了各類專題輔導會;另一方面,新北區還大力推進“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工作,持續地免費為2000家企業提供“診斷”服務,有效解決企業運營管理問題和發展“瓶頸”。

“組團”上門貼心服務,量身定制培育方案,在江蘇揚中市也體現得淋漓盡致。揚中市經濟發展局牽頭制定政策,創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庫,梳理編制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辦實事清單,“組團”上門為企業提供專精特新企業申報、首臺(套)重大裝備認定申報等一系列涉企服務。

“產線成本下降25%,企業總體產能提高44%,銷售收入增加29.69%。”江蘇億能電氣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濤說,在揚中市經濟發展局工作人員指導下,今年企業不僅獲得省工業和信息產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支持,還獲批銀行專項信用貸款。如今他們的智能工廠車間,自動生產線“多快好省”。

為促進企業進一步提升企業管理能力和制造水平,江蘇省工信廳還在全省組織開展“為企辦實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巡診專項活動。組織專家走進企業“把脈問診”,幫助企業找準管理上的“病根癥結”,免費為企業“開良方、抓良藥”,有效解決企業運營管理問題和發展“瓶頸”。

“我們的研發需要全球最先進的基因測序儀,園區當時沒有,為了支持我們創業,新區就通過園區生物醫藥公共服務平臺,把我們需要的儀器列在采購計劃中。”世和基因首席運營官趙忞超回憶道。位于南京江北新區的南京世和基因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高通量測序技術在個體化精準醫學領域的研究和臨床轉化應用,目前在國內細分領域處于領軍地位。

巡診專項活動以來,像這樣的貼心服務,讓眾多像南京世和基因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一樣面臨困難的企業,渡了難關,也暖了心窩。

服務民營經濟,密集發力穩定中小企業發展

9月4日上午,國新辦就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介紹,目前,我國已累計培育了創新型中小企業21.5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9.8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2萬家。在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里,民營企業占95%左右。

過去幾年,在全球經濟下行的壓力下,如何幫助民營企業排憂解難,服務民營經濟穩定發展?江蘇各地紛紛密集發力。

作為距離民營企業“最近”的基層部門之一,南京市建鄴區市場監管局近年來在“惠企”方面做出諸多創新。“辦法總比困難多。必須站在企業角度考慮問題,真正把服務做到企業心坎上。我們正在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創新探索,力爭今年年底前發行規模1億元、期限3年的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著力破解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建鄴區市場監管局局長范清說。

“心里更踏實了,信心更堅定了。”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江蘇華興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羅帥坦言,這幾年一些民營企業遇到經營困難,政府通過金融稅收等舉措為企業長遠發展營造了更好的環境,也為企業家“打足氣”。

只有將民營企業關心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真正落實,才能實現民企與市場的“雙向奔赴”。

稅惠“真金白銀”,助力“小巨人”長成“參天大樹”

走進江蘇吉能達環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車間,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忙著設備檢測、生產線調試……這里新研發的環保超細機制精品砂系統已應用到二灘水電站雙曲面攔水大壩、韓國釜山核電站高強砼等工程項目中,頗受國內外市場青睞。



“稅費緩繳的優惠政策讓我們喘了一口氣,技術研發也得以繼續進行。”江蘇吉能達環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呂海峰表示,去年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繳稅費政策再延長4個月的政策出臺后,當地稅務部門當即為企業辦理了57.07萬元的稅費緩繳申請,解了企業燃眉之急。

事實上,一個中小企業能夠“修煉”成為行業內的高精尖絕非易事。技術研發投入大、成果轉化時間長,加之前幾年原材料價格上漲、疫情反復等多種因素影響,經營成本上升、資金運轉困難,曾讓呂海峰一籌莫展。

針對像吉能達環境能源這樣的科技創新型企業,鹽城稅務部門積極落實減稅降費、退稅減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稅費優惠政策,扎實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春雨潤苗”專項行動,利用稅收大數據等智慧稅務平臺精準實施稅惠政策輔導,通過“訪企業、優服務、解難題”等精細服務舉措為企業紓困解難,助力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走好創新發展之路。

稅務護航不僅能為企業注活賦能,更能為企業的創新發展提振一份信心。將鏡頭再轉向江蘇啟東開發區內的一家專精特新企業——江蘇捷捷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該企業以制造、銷售半導體分立器件、電力電子元器件為核心業務。從初創公司成長為“小巨人”,稅惠政策一直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暖心陪伴。


江蘇捷捷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員工進行項目測試

江蘇捷捷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員工進行項目測試


“現在的稅收優惠政策非常全面,稅務部門對我們企業適用的高新技術企業優惠、加計扣除優惠相關政策總能及時給予解讀,尤其是對于我們專精特新企業。在稅務部門工作人員手把手的輔導下,我們每月的退稅款很快就能到賬。退稅資金既可以用于購進原材料,還可以投入新產品研發中,大大增加了我們企業實現全年目標的底氣。”提起企業出口退稅的效率,公司財務負責人沈欣欣情不自禁豎起了大拇指。從2023年1月1日至今,該企業出口額約4543.94萬元,申報出口退(免)稅產生應退稅額214.08萬元,實打實地在企業的成長之路上增添了一份保障。

除了稅惠“真金白銀”的助力,江蘇啟東的稅務部門還根據企業經營特點與實際需求,組建“專精特新”服務專班,建立“一戶一檔”企業成長檔案,并上門提供“一對一”個性化專屬服務,第一時間為企業答疑解惑,解決辦稅繳費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以更優質的稅費服務護航專精特新企業茁壯成長。

建“人才飛地”,讓更多創新型企業永葆活力

“創新型企業必須把自主創新放在核心地位。”南京天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韋海翔說,其公司深耕蠟微粉產品這一關鍵基礎材料領域,自修復蠟微粉填補了國內空白。“中國企業,關鍵核心技術必須自己攻克,要不然永遠受制于人。”

自主創新的難度可想而知,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更甚,這就需要聯合創新。

今年1—4月,江蘇正能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實現納稅銷售1.1億元,同比增長72%。公司的快速發展,離不開低溫導電銀漿技術的突破。低溫導電銀漿是國內新型高效光伏HJT電池必需材料,“在我們多方協調下,企業先后和江蘇大學、江蘇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達成合作,完成從技術理論到產業化的技術論證。”揚中市油坊鎮科技助理楊仙說,這一項目獲批2022年省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專項資金項目。

揚中市科技局依托中國科學院院士包信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錢鋒等揚中籍科教名人牽線搭橋,創建華東理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兩家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揚中分中心,同時借助寧鎮揚高校資源,建立江蘇大學、江蘇科技大學、南京工程學院揚中技術轉移中心。目前,該市累計建成省級以上企業研發機構138家。“我們主動與高校、院所對接,深化產學研合作,幫助企業吸引高端人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揚中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孫麗君說。該市聯合高校建“項目飛地”,支持企業建“研發飛地”,匯聚資源建“人才飛地”,3年來累計引育高層次人才(團隊)200余個。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為了推動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細分領域創新練就“獨門絕技”,江蘇無錫市錫山區一方面鼓勵企業與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加深合作,大力引進培養緊缺急需人才,另一方面提供精準服務促進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我們特設專精特新企業招聘專區,共有16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為前來應聘的高校畢業生等青年提供就業崗位400多個。”無錫市錫山區人力資源管理服務中心就業服務部部長仲巍說,以實際行動積極搭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與人才溝通橋梁,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助力企業永葆創新活力。

良好的發展環境和普惠精準的服務是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支持“專精特新”,江蘇立足當下,著眼長遠,分層“滴灌”,保障各項惠企政策“直達快享”。只有當好企業發展的“堅實靠山”,營造政企同心的“綠水青山”,才能筑就產業興旺的“金山銀山”。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沈蕾/文 陸威/視頻文案 劉暢方達/視頻剪輯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