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CCTV2《經濟信息聯播》欄目的《專精特新·制造強國》系列報道關注了徐州這樣兩件事“一個高人:車間里的快樂鐵人”;“一個“野心”家:一鍵打印3D世界”。是什么原因,讓他們上了央視,一起來看看吧。
專精特新·高人:快樂的鐵人從50噸到1萬噸 鍛造液壓機大力出奇跡
徐州的這位高人是馬金娥,她是徐州一家專精特新企業的創始人,是重型工業領域并不多見的女性角色。30多年前,他從廠里的調度員做起,到如今成為數字化鍛造液壓機的主導者,擁有近百項自主研發的核心知識產權。
一提起她親自籌建的工廠,馬金娥的話匣子就再也關不上了。2005年,她的第一間廠房占地30畝,能生產50噸的鍛壓機。而十年后,廠區擴建至230畝,生產1萬噸鍛壓機也不在話下。
如今液壓機行業的競爭賽道還在不斷變化,從原來比誰做得更大更重型,到現在比誰做得更精密更可控,但不管市場如何變化,馬金娥依然保持著敏銳的嗅覺和樂天的性格。“我有一個網名叫快樂的累著,另外一個叫鐵人,自己也沒有別的什么太多的愛好,基本上就是工作,感覺工作起來人就特別的有精神?!瘪R金娥說。
鍛壓力量,50噸、8000噸、1萬噸鍛造頻次30次、60次、100次車間里的快樂鐵人為時代需求而同頻共振為精益求精而追尋卓越
專精特新·絕活:一鍵打印3D世界 微觀粉末里的“野心”家
3D打印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而構建立體空間的原材料,除了常見的塑料、橡膠、樹脂外,還有金屬粉末。在徐州就有一家專門生產這種金屬粉末的專精特新企業,一起去看看粉末是如何實現萬般變化?
一只羽毛球,鏤空的造型和精細的紋路看起來跟普通羽毛球幾乎一模一樣,但其實它可不普通,它們都是用高溫合金粉末制作而成的。這些小小的粉末如何實現百變的造型?
在金屬粉末生產車間,這套設備總重超40噸、占地100平方米,有5層樓高,這是一條真空氣霧化金屬粉末制備生產線,它有著自主知識產權,最新投產的第九代設備,可以實現一鍵制粉,大幅簡化操作流程。一鍵制粉,一鍵打印,聽起來簡單的加工步驟,背后卻暗藏諸多難點。
“金屬本身比較重,輸送起來對管道介質有要求。另外,它會像液體一樣到處流動,很難管理,最難辦的還是在管控不好的情況下,它會像氣體一樣到處彌散,形成粉塵云?!苯K威拉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許榮玉說。
如今3D打印材料依然處于探索階段。例如航空航天、衛星發動機上的一些關鍵結構件,一方面需要輕,同時又要具備穩定的結構性能,傳統加工方式很難實現,而用金屬粉末進行打印就能完美符合工業上的需求。
材料領域日新月異,5年前,國內市場的金屬粉末有90%來自進口,而現在這個比例發生了轉變,90%已經可以實現自主生產。
“我們其實是有自己的野心,不僅希望把公司做成給市場交付產品的生產單位,更希望做成材料的研發單位,希望以后會有以我們公司命名的一些材料。”江蘇威拉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許榮玉表示,從“90%進口”變成“90%自主”小粉末也能做出大文章敢想敢干一鍵打印3D世界成為微觀粉末里的“野心”家。
如今,徐州正積極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引導企業加大科技創新的投入,繼續加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力度,通過政策扶持、標桿帶動、創新引領等方式,培育更多專精特新"小巨人"和單項冠軍企業,形成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鋪天蓋地的良好局面,推動徐州制造向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助力徐州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央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專精特新·制造強國”大型融媒體活動將行走五個省份幾十個城市,探訪100家“專精特新”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講述100位“專精特新”企業家的創業故事,解鎖100項“卡脖子、補短板、鍛長板、填空白”的技術創新。
為不斷進取,不斷創新的徐州,點贊!
綜合:無線徐州 CCTV2 央視財經
徐州廣電編輯:徐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