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常見,很多人都不當回事。成年女性大多以為是月經過多所致,吃些紅棗豬肝補補就好;有人認為是痔瘡出血所致,自己補補鐵劑就好。往往一拖就是一兩年。殊不知,小貧血可能隱藏著“大問題”。江蘇省腫瘤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結直腸外科主任醫師朱海濤提醒,長期不明原因貧血別大意,很多患者因為貧血原因不明,經順藤摸瓜查出了腸癌,此時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
30多歲的李女士貧血兩年了,以為是月經量過多,一直通過飲食調理,沒想到是腸癌作祟;50多歲的王先生一年前出現貧血,癥狀越來越重,又相繼出現慢性心功能不全等十多種疾病,后來突發急性心衰。追根溯源,卻發現原來是大腸癌長期失血導致。腸癌治療后,貧血心衰等癥狀都緩解了。
腸癌的貧血通常表現為缺鐵性貧血,很多人都想不到這一癥狀會與腸癌有關,而選擇服用鐵劑來治療。朱海濤提醒,沒有明確失血原因,千萬不要隨便用藥,否則一邊失血一邊補血,補再多也是治標不治本,還會因為一時的癥狀好轉貽誤病情。一定要查明原因再對癥治療。當長期血紅蛋白低下而找不到失血原因時,要警惕癌癥的可能。由于癌細胞浸潤破壞結腸內壁黏膜及黏膜下血管,導致患者長期慢性失血;而腫瘤消耗導致的營養不良也會造成貧血和消瘦。當腫瘤晚期,癌細胞侵犯骨髓,腎臟,會影響造血功能和紅細胞再生功能,貧血往往不可逆。
便血、腹痛、腹瀉、貧血是腸癌的四大典型癥狀。
大便帶血:表現為便血,黏液血便或膿血便,大多為暗紅色,血液與糞便混合。
腹痛:腫瘤生長造成腸腔內狹窄,糞便通過時不暢引起疼痛;腫瘤局部炎癥水腫壞死的刺激,都會引起腹痛或伴有腹脹。腫瘤完全堵塞腸腔,會出現急性梗阻癥狀。
腹瀉:腫瘤生長影響了腸道的生理功能,會出現腹瀉,或腹瀉與便秘交替。患者有大便性狀、排便習慣改變,如大便次數增多、肛門墜脹感等。
貧血:貧血臨床常表現為頭暈乏力,面色蒼白,胸悶心悸,呼吸急促,月經不調,耳鳴,低熱等;因為缺少特征性,在生活中很容易被患者忽略,直到病情嚴重癥狀明顯時才被發現。很多腫瘤的中晚期都會出現貧血。
朱海濤提醒,出現長期不明原因貧血,或另一種癥狀超過一個月,要警惕腸癌,可通過腸鏡排查。
通訊員 胥林花 現代快報+記者 劉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