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一場世界級的互聯網盛會讓一座千年古鎮名揚海外。十年間,一次又一次的“烏鎮之約”見證著數字世界的滄桑巨變。2023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將于11月8日至10日隆重舉行,萬眾矚目的“烏鎮時間”如約而至。
今年是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舉辦的第十年。十年來,從4G通信到5G網絡,從移動互聯網到數字化生存,在技術賦能之下,互聯網的發展可謂突飛猛進、瞬息萬變。Chat-GPT、物聯網、云計算、元宇宙……一個個接連出現的新技術、新概念不斷刷新著人們對于網絡世界的認知,它們在為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更多機遇的同時,也對網絡空間的治理和數字未來的建設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
現如今,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地球村”的設想已經照進了現實,當全球數十億網民齊聚云端,得以實時互動,當數字空間與現實世界深度融合,網絡社會就成為了我們的另一個家園。下一個十年,互聯網世界將走向何方,2023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給出了新的方案:建設包容、普惠、有韌性的數字世界——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一個開放包容的發展環境是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必然前提。所謂“開放”就是要打破壁壘、尋求共贏;所謂“包容”,就是要相互尊重、求同存異。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在經濟基礎、技術條件、文化習俗上都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因而,在互聯網所衍生出的數字世界,同樣應當秉持共建共贏的理念,聚焦信息安全、產業合作、科技創新等領域,不斷增強優勢互補,持續促進資源共享,建設好屬于所有人的網絡家園。近年來,從中非互聯網發展與合作論壇到中國—東盟信息港論壇,從網上絲綢之路大會到連續舉辦十年的“烏鎮峰會”,中國始終保持著開放包容的姿態,致力于打造和平、安全、健康、有序的數字空間。
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更要讓數字技術更好地造福社會,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網絡發展之成效。互聯網技術是一把雙刃劍,既要揚其所長,讓更多的前沿技術在日常生活中落地,轉化為推動社會進步、改善人類生活的動力,也要始終警惕由網絡技術所滋生出的信息安全、網絡暴力等問題,維護良好的網絡生態。自互聯網接入中國以來,我國始終堅持依法治網,依法辦網,全面推進網絡普法,并且常態化開展“清朗”“護苗”“凈網”等系列專項行動,積極維護網絡空間秩序,推動網絡空間治理實現由“管”到“治”的轉變。
正所謂“十年磨一劍”,歷經十載,世界互聯網大會已從一個國際會議升級為擁有常設機構的國際組織,烏鎮峰會也轉型成為國際組織年會。站在互聯網發展的新起點,期待烏鎮峰會能夠展現出更大作為,凝聚起最大共識,攜手推動構建更加公平合理、開放包容、安全穩定、富有生機活力的網絡空間。(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