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局重工(江蘇)有限公司海門基地充分發揮“鏈主”企業主力軍作用,著力打造高技術船舶、海洋工程裝備、豪華郵輪等相關龍頭產品;“鏈核”企業艾郎風電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拓展風電產業鏈,帶動一大批新能源裝備關聯企業集群落戶;投資近千億的中天南通精品鋼項目,延伸產品及副產品相互循環利用,打造多條各具特色的循環經濟產業鏈……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近年來,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堅守實體經濟,把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作為重中之重,全面實施“產業強鏈”三年行動計劃,以做強產業鏈,織密產業網推進工業轉型升級,“3+2”主導產業體系保持良好發展態勢,成為全區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力支撐。
有鏈強鏈,增強產業競爭力和話語權
裝備制造業一直支撐著海門工業經濟“半壁江山”,招商局工業集團船舶海工產業鏈項目的落戶更是給裝備業制造發展注入了新動能。華商能源區域總部擬設于郵輪研發中心,把海門開發區作為長三角船舶海工裝備制造配套產業生產基地,船海能源裝備制造基地項目總投資20億元。招商工業智能科技項目是招商局工業集團在海門開發區設立的全資子公司,圍繞船用的智能化和岸端的數字化兩個方向布局,將成為招商工業智能化、數字化業務的資源整合和市場轉化平臺。一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已經在海門加速崛起。
作為裝備制造業的龍頭企業,連日來,招商工業海門基地喜訊不斷。10月23日,18萬立方米LNG運輸船建造項目開工。LNG船是運輸零下163攝氏度低溫液化天然氣的專用船舶,該船型被國際公認為高技術、高難度、高附加值船舶,與航空母艦、豪華郵輪同被喻為造船業“皇冠上的明珠”。“我們在2019年成功建造交付了全球首制LNT A-box型4.5萬立方米LNG運輸船,具有較強的設計建造能力。此次開工建造的項目貨艙容積18萬立方米,第一艘船預計2026年初建成交付。”招商工業海門基地總工程師陳旭東介紹。
近年來,海門依托招商工業海門基地、海新重工等龍頭企業,啟動了江蘇省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技術創新中心。創新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創新中心目前已經儲備80多個創新項目,將為江蘇沿海科技創新、實施海洋強國戰略提供源頭技術供給,支撐全省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向中高端邁進。
堅持產業導向,構筑主導產業鏈,是海門筑牢實體經濟之基的戰略性舉措,更是海門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重中之重。近年來,海門緊緊圍繞強鏈補鏈延鏈,充分釋放大企業在促進產業強鏈補鏈延鏈中的支撐和引領效應,著力鞏固傳統產業領先地位,增強產業競爭力和話語權。當前,以先進裝備制造業為例,海門已形成了海工裝備及高端船舶、工業機器人、新能源裝備等高端裝備制造特色板塊,高技術海工船舶和工業機器人等重點領域產業鏈逐步完善;推出了特種功能船舶、工業機器人、RV減速器、石油鉆井平臺、工業模塊裝置等一批在國內外同行業中居于領先水平的高端產品。
缺鏈補鏈,構建可持續發展新生態
總投資50億元的振江新能源項目和總投資50億元的上海電氣集團光伏產業項目相繼落戶,2023年存儲產業創新大會和2023年新能源產業創新大會接連舉辦……今年以來,海門把新能源產業作為重點打造的成長型產業之一,一體推進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招研引院,以產業提質升級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走進艾郎風電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猶如垂天之翼的巨型葉片在廠區內排列整齊,蔚為壯觀。車間內,模具制作、合模、打磨、拋光、油漆……20多條生產線滿負荷運轉。艾郎風電是海門新能源產業的一塊“金字招牌”,主要從事風電葉片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目前,一二期項目相繼投產,年產風力發電葉片980套,國際市場占有率近20%。
有了龍頭企業引領,一批風電產業鏈項目紛紛落子。在通光集團海洋裝備能源項目現場,150米高的立塔躍入眼簾。“這里將建成國內最先進的生產線,項目預計明年2月正式投產,產能有望超過30億元。”項目副總經理陳景國介紹。老牌企業通光集團積極布局新能源賽道,該項目總投資10億元,主要產品為海上風力發電裝備系統用海底電纜及光電復合纜。
今年新落戶的振江新能源項目主要從事海上大兆瓦轉子、風電塔筒、鋼管樁、導管架生產制造,海上電機總裝,漂浮式平臺生產制造及組裝等。重大項目的相繼落地, 標志著海門已形成集風力發電機、風機結構件、風機總裝、葉片生產、海纜等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生產格局。
依托現有產業基礎優勢,海門還將著力引育一批電芯、隔膜、儲能等上下游強鏈補鏈項目,持續導入高水平領軍團隊和高成長性企業,在動力電池、晶硅光伏、風電裝備等產業發展上鍛長補短,在新型儲能、氫能等領域超前布局,力爭到2025年新能源產業集群產值超600億元,加快形成峰巒如聚的產業勝景,全力打造長三角地區新能源產業發展高地。
上下延鏈,推動形成新增長點
“延鏈”便是著眼拓展產業覆蓋面和價值端,不斷推動重點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優化產業鏈結構,提升產業鏈價值,推動形成新的增長點。作為海門重點打造的增長極,海門港新區充分發揮港口、土地等比較優勢,依托10多年來發展形成的優勢產業基礎,堅持以產業鏈式化發展為導向,在上下延鏈中增強發展新動能,構建具有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2020年8月,中天南通精品鋼項目開工建設,標志著海門精品鋼主鏈企業誕生。一方面,海門全力推進中天精品鋼項目建設,僅用了915天,一期一步于2023年3月全面投產,刷新了海門乃至南通項目的建設速度。去年,中天首年投產銷售已達167億元,預計今年產值將突破300億元。另一方面,海門抓好產業鏈精準招商,先后吸引南康鋼結構、大庚特種不銹鋼等一批產業鏈上下游項目落戶。如今,海門精品鋼產業正在崛起,海門港新區也成為特種金屬材料產業鏈的支撐板塊。
中天鋼鐵項目不僅為海門打造精品鋼產業鏈提供了支撐,也為發展循環經濟產業鏈提供了條件。依托中天鋼鐵產生的工業副產品,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集聚關聯項目總投資已超過100億元。圍繞中天鋼鐵引進的海螺水泥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將把礦渣粉磨變為水泥的原材料之一,有效解決礦渣的使用問題;利用中天鋼鐵在煉鐵過程中產生的蒸汽,蒸汽使用大戶——總投資8億美元的俐馬紡織項目、總投資2億美元的之禾項目先后落戶;圍繞煉鋼過程中產生的鋼渣,海門又引進了總投資10億元的潤天綠色低碳高性能土壤改性劑項目和總投資1億美元的基于鋼渣資源化利用的CCUS項目,可以有效消耗中天鋼鐵項目產生的鋼渣廢渣;圍繞印染企業產生的污水,海門還引進了專業從事污泥發酵養殖生產的污泥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生產200噸微藻技改項目,污水處理廠內沉淀的污泥通過生物發酵成培養“小球藻”的養料,而“小球藻”又是富含高植物蛋白的植物,可以成為魚類、禽類的飼料添加成分。
構建上中下游產業有效銜接、功能配套完善的現代化產業集群,努力做實做優做強實體經濟的“底盤”,海門形成了高技術海工船舶、工業機器人、現代家紡、生命健康等8條優勢產業鏈,一批大項目、龍頭企業向主導產業鏈集聚,合計實現應稅銷售2000億元,成為海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支撐。(施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