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蘇省第九屆農民體育節圓滿落幕。跳馬燈、抖空竹、打太極……全省13個市的26支參賽隊伍同臺競技,用體育健身展示新時代農民精神風貌。
賽事在農村,主角就是農民自己。比賽場地是鎮上的小廣場,賽場上運動員是熟悉的鄉里鄉親,加油助威的啦啦隊是自發前來的村民……這樣的體育賽事,擁有一種樸實無華的魅力。
“村味”賽事,是一種鄉村文化現象。透過“村味”賽事,我們看到的是健康、鮮活、自信的新農人,是富裕、積極、向上的美麗鄉村。這反映了廣大農民對高品質精神文化的迫切需求,體現了鄉村體育文化本身的蓬勃活力,折射了鄉村社會文化發展的新態勢。
提振鄉村振興“精氣神”,體育大有可為。從此前火出圈的“村BA”、“村超”,再到別具一格的“農民體育節”,都道出了一個事實:優質的鄉村文體活動有著強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當前,文化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成為新趨勢,豐富的鄉村文體活動,釋放出獨特的魅力,展示出一方水土的特有內涵,形成了巨大的溢出效應,成為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新的支撐點。
今年6月,國家體育總局等12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體育助力鄉村振興工作的指導意見》,協力推進體育助力鄉村振興工作。如何讓“村味”賽事更有人氣、更具市場?筆者認為,一方面,“村味”賽事貴在“鄉土氣”,只有繼續深挖鄉村體育資源,將賽事活動與農業生產、民俗節慶和農耕文化進一步相結合,才能守住“村味”賽事的“活力之源”。另一方面,讓“村味”賽事的“客流量”轉化為“留客量”,進而成為鄉村振興的“增量”,需要我們做好“體育+”大文章,開發承載“鄉愁”的旅游業態和產品體系,讓農、文、旅、體形成融合發展之勢,給鄉村留下實實在在、長遠可持續的發展動力。
希望的田野前景無限,我們期待未來出現更多“叫好又叫座”的鄉村文體盛宴,不斷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提振鄉村振興“精氣神”。(文 沐風 圖 盛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