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眼下正值水稻收獲季的掃尾階段,這兩天,鎮江揚中三茅街道營房村的160多畝水稻正在加緊收割并進行烘干。
當天上午,在揚中市興隆米業有限公司的烘干廠區,金燦燦的稻谷像一座座小山峰,大型烘干設備機械轟鳴,工人們忙著將營房村送來的稻谷輸送入烘干機,進行加工。
揚中市三茅街道營房村黨委書記馮義永告訴記者,今年的畝產跟去年同期比,增幅約20%,能達到1200斤左右。
據介紹,作為揚中的一個傳統農業村,營房的稻田養鴨是村里主要特色產業。今年,在鎮江市農業農村局的合作下,營房村積極探索研究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生態循環有機肥的項目,有效使傳統種植水稻每畝產量增加了20%。
馮義永介紹,生態循環有機肥項目就是把家禽的糞便,包括一些生物制劑,通過人工攪拌、高溫腐熟,在一個月后形成有機肥,然后把它們運用到田地里去增加土地的肥力,從而達到穩產穩收的效果。
目前,利用生態循環有機肥技術種出的水稻,在農藥、化肥使用量上有效減少5%,不僅提高了稻米品質,也達到了保護環境的效果。“接下來,也會廣泛應用在蓮藕種植、芡實,包括一些稻鴨共作的田地上。”
據了解,今年該村借助生態循環有機肥項目,使得水稻的收成同比增長了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