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至19日,以“你好!中國”為主題的2023中國國際旅游交易會在滇池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旅交會首日,江蘇省展團就接洽了200多位國內外業界人士。連云港與湖北文旅集團、南京與德國One billion voices公司、無錫與日本和馬來西亞旅行商等進行深入洽談并取得初步合作意向,蘇州與相關省市文旅機構達成40多項合作意向。心意實、誠意足的江蘇旅游,讓各方看到了發展的新“燃點”。
進入新時代,高質量的文旅產品逐漸成為了人民生活的“必需品”。推動實現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實現載體。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印發《國內旅游提升計劃(2023—2025年)》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國內旅游市場規模保持合理增長、品質進一步提升。推動文旅消費不斷升溫,促進文旅市場持續活躍,前提在于著眼供給端,統籌現有并深挖潛在文旅資源,全力提質升級保障優質的旅游產品和服務供給。旅交會上的一次次握手,一陣陣掌聲,一項項簽約,為江蘇近年來持續聚焦于此下功夫,大力推進旅游業轉型升級取得的突出成效作出生動側寫。
從蘇州的古典園林、南京的秦淮風月,到淮安的偉人故里、宿遷的琴書大鼓,江蘇擁有豐富的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度假休閑、參與體驗等文旅資源,也贏得了全國乃至世界游客的青睞。今年中秋國慶假日,江蘇全省共接待國內游客7118.48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907.59億元,同比2022年分別增長104.7%和151.9%,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分別增長25.1%和25.8%。但不滿于既往,方能更好前行。釋放旅游消費潛能,發力點和突破口就在于提質升級,通過構建完備的旅游產品體系,保障不斷推陳出新滿足市場需要、富有特色的旅游產品、旅游線路,開發體驗性、互動性強的旅游項目,拉動文旅更“活”更“火”。
當前,人們對于旅游的認知不再是“看山看水看風景”,更注重旅游體驗感。寫好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文章,唯有創新融合。揚州打造國內唯一的唐詩主題“二分明月憶揚州”大型沉浸式夜游,南京“世界文學之都”數字空間以南京1800年文脈為線索構建超4000萬文本數據的文都大數據庫,蘇州絲綢博物館元宇宙實驗室及線下體驗空間讓傳統絲綢文化“飛入尋常百姓家”……窺斑見豹,江蘇依托豐富文旅資源,緊握數字科技密鑰,推動文旅傳統資源業態優化升級,并圍繞旅游與商業、體育、工業、康養、文化等多業態融合,以優質文旅供給為“蘇”心游夯基固本的行動始終在線。
推動旅游業邁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既需要聚焦本地深練內功,也需要匯聚四面八方的外力,而促成內外合力共舉則離不開高質量的展示、交流、合作平臺。在旅交會的3天時間里,八方賓朋匯聚于此,共謀旅游合作,共享發展機遇,共促旅游繁榮發展。江蘇抓住契機、借臺唱戲,南京、徐州等舉辦文旅專題推介,連云港、淮安等舉行景區推廣活動,無錫和常州分別推出紫砂茶壺制作和茅山茶藝展示,南通進行研學旅游專題推廣。同時,著力引入文旅國際合作這一旅游業恢復生機、煥發活力、繁榮發展的新動能,勢必能強力助推旅游業成為江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朝陽產業。
既有“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也有“駑馬十駕,功在不舍”。全力以赴、久久為功展現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新作為,練內功、聚外力、抓機遇,不斷提質“蘇”心游,點亮高質量發展新“燃點”,相信世界都會沉醉于“水韻江蘇”并共享越來越多發展紅利。(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