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魔師制造部組立班“寶媽產線”員工在緊張有序地忙碌。□記者 占長孫 攝
昨天下午,在膳魔師(中國)家庭制品有限公司制造部組立班“寶媽產線”,李靜靜手指翻飛,抓取、套袋、裝盒、裝箱,一套動作一氣呵成。兩年多前,因為將小孩接到了身邊照顧,這位干了10多年的老員工第一時間申請了當時新推出的“媽媽崗”,從小時制轉成靈活的計件制,日均可賺170元,收入比以前還要高。
由于時間、精力、年齡等限制,一些“寶媽”在找工作時選擇有限。昆山市婦聯綜合考慮她們希望工作時間靈活、離家不遠等訴求,主動鏈接資源,推出“鹿麗媽媽崗”就業關愛計劃,在落實積極生育政策、推動婦女靈活就業的同時,促進家庭和諧,也滿足企業用工需求,實現女性、企業、家庭、社會“四得利”。
自2021年3月起,膳魔師和陸家鎮3所學校合作結對,專門拿出一批易上手的崗位面向社會“寶媽”招聘,并根據下午接送孩子時間的不同,設立“6小時崗”和“8小時崗”。而且與簡單的“臨時工”不同,所有“媽媽崗”員工均享有五險一金。目前,隊伍已超百人。
眼看著孩子越來越大,用錢的地方越來越多,40多歲的黃玲面臨“職業恐慌”。“之前我不擅長社交、不愿與人多交流,因為在全職媽媽的生活里只有柴米油鹽和孩子。”黃玲說,加入“媽媽崗”后,工作有了目標,生活變得充實,不僅家里多了一份可靠的收入,而且個人的精氣神也大為改觀,和孩子、丈夫的話題更多了。
“這并不是單純的慈善公益行為,也是一次市場導向的用工探索。”膳魔師(中國)家庭制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云娥說,實踐證明,“媽媽崗”人員流失率低、歸屬感強、忠誠度高,也有利于企業在長期發展中降低單位產出的勞動力成本。
如今,這種計件薪資核算制度也被膳魔師推廣到其它產線。膳魔師還建立“寶媽產線·媽媽崗”婦女微家,并成立“寶媽基金”,承諾每名“寶媽”工作1小時,就向結對學校捐贈1元用于資助困難學生和獎勵優秀學生,目前已累計捐贈了11萬余元,吸引更多學校和家庭的支持。
這一“美麗效應”正在快速擴散。昨日,昆山舉行“鹿麗媽媽崗·寶媽產線”項目推廣會,科望印務、上華電器、樂奇智能等多家企業加入陸家鎮“寶媽關愛”企業聯盟,并與膳魔師聯合舉辦“媽媽崗”現場招聘會。
昆山市婦聯黨組書記、主席錢景霞說,將繼續聚焦助企惠民,在推動生育友好型社會建設的同時,努力讓更多婦女有人生出彩和夢想成真的機會,實現企業發展與婦女友好的“雙向奔赴”。
(駐昆山記者 朱新國 占長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