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很多上班族的工作壓力持續增大,熬夜加班也在所難免,有的人甚至出現了聽力明顯下降的癥狀,到醫院一查竟患上了突發性耳聾。專家提醒,突發性耳聾多與情緒焦慮、壓力大、熬夜等因素有關,市民朋友們,尤其是上班族要特別注意,及時就醫。
來自江蘇宿遷的周女士一個月前因為工作過度勞累,右耳出現突發性耳聾。她在當地醫院經過20多天的治療,癥狀幾乎無任何改善。周女士了解到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醫師朱曉燕擅長治療此病,于是從宿遷來到南京,找朱醫生診療。經過充分的溝通交流,朱曉燕為周女士辦理了住院手續,并第一時間實施該科特有的突發性耳聾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治療的第二天,周女士的聽力下降及耳鳴情況大為好轉。朱醫生通過查房、談話、工作微信等與周女士保持緊密聯系與互動,時刻掌握其疾病情況、心理狀態、睡眠情況,為其制定個體化、動態化的診治方案。經過一周的特色治療,周女士復查發現右耳聽力幾乎恢復至正常水平,耳鳴情況也大為改善。周女士出院后,朱曉燕還為其制定了隨訪三個月的精細方案,讓周女士非常感動。
朱曉燕說,突發性耳聾簡稱突聾,屬中醫“暴聾”范疇,是指72小時內突然發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可以伴有耳鳴、重聽甚至眩暈癥狀。目前發病率為5~27/100000,我國突聾發病率近年有逐漸上升及年輕化趨勢。突發性耳聾在各個年齡段均可發病,40歲左右多發,男女比例持平,該年齡段人群正值青壯年,生活及工作壓力都比較大,生活不規律、熬夜等都容易造成人體的免疫力失衡,從而引發“突聾”。突發性耳聾以精神壓力大、勞累、生活不規律、情緒波動,以及睡眠不足等為常見誘因,目前臨床常見,發病率較高。約三分之一的“突聾”患者經過治療可痊愈,但有些患者無法取得較好的療效。若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能引起聽力損傷且逆轉困難,甚至導致永久性耳聾。
朱曉燕提醒,發生突發性耳聾一定要及時就醫,原則上7天之內開始治療預后效果比較好,否則時間耽擱越久,聽力恢復的可能性就會越小,繼而造成永久的聽力損失。學習和工作中要盡量遠離不良情緒,盡可能少熬夜、勞累,要保證充足的睡眠,調整生活作息,積極適度鍛煉以緩解壓力。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要摒棄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長時間大音量使用耳機,不要用力挖“耳屎”,以免造成外耳道皮膚損傷、出血。避免在噪音過大的地方長時間逗留等。
通訊員 楊璞 現代快報+記者 劉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