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奮發有為,當好基層黨組織“領頭雁”

92人獲評全省第三批“百名示范”村(社區)書記

奮發有為,當好基層黨組織“領頭雁”

擔任村(社區)書記平均任職年限為12.4年,其中10年以上的52人,20年以上的15人,任職時間最長的45年;平均年齡49.7歲,其中2名90后,15名80后;所任職的村(社區)或個人均榮獲過省級機關部門及以上表彰……近日,全省第三批“百名示范”村(社區)書記座談會召開,又一批92名村(社區)書記脫穎而出。

扛起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江蘇的重大使命,力量在基層、關鍵靠基層。近年來,省委高度重視基層黨建工作,持續推進“五聚焦五落實”深化提升行動,深入實施“百名示范、千名領先、萬名骨干”工程,先后命名3批“百名示范”村(社區)書記,基層干部隊伍建設得到明顯加強,為筑牢基層堅強戰斗堡壘提供了有力支撐。

12月6日,全省第三批“百名示范”村(社區)書記座談會暨村(社區)書記視頻培訓班開班式舉行

抓發展有闖勁,

在富民增收中唱主角

“依托合作社、親子休閑露營區和特色農產品深加工中心,我們實現村集體收入近130萬元,帶動群眾人均增收2萬元。”座談會上,泰州市姜堰區俞垛鎮姜茅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姜慶中分享了“52個老板的南瓜項目”的故事。為打破傳統稻麥種植模式,他帶著村“兩委”班子到鹽城、山東等地取經學習,打造貝貝南瓜種植基地和貝貝星際綜合體研學項目。如今,南瓜種植面積由3畝發展到300畝,股東也由村集體、村干部發展到合作社、黨員群眾等,妥妥成為共富項目。

泗洪縣上塘鎮墊湖村曾被譽為“江蘇農村改革第一村”,隨著時代發展,墊湖村發展遇到新問題——缺產業缺項目、村民“無事可做、沒錢可賺”,這讓村黨委書記周磊在上任之初傷透腦筋。為突破困境,這位90后村書記帶領村干部南下北上,先后招引天悅紡織等企業和“三來一加”產業項目8家,帶動300多名留守人員實現家門口就業。去年,墊湖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304.94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7萬元。“我們正在洽談推進‘高校+集團+農村’合作模式,更大力度推進鄉村振興。”周磊說。

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團結廣大黨員群眾,“百名示范”書記樹起先鋒榜樣。張家港市金港街道長江村黨委書記郁霞秋堅持事業辦到哪、黨組織就建到哪,努力把黨員培養成骨干,把骨干發展成黨員,通過老帶新傳幫帶,培育一批“有本事、會辦事、辦好事”的好苗子。目前,該村“兩委”班子平均年齡42.26歲,學歷均為本科以上,實現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

抓治理有方法,

在基層治理中解難題

城鄉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體系的基石,村(社區)穩定和諧,各方面工作就有了堅實根基。作為基層黨組織的“領頭雁”,全省村(社區)書記敢于解決問題,敢于接“燙手山芋”,把基層組織動員起來,把不同群體凝聚起來,把各項事務統籌起來,扛起“守護一方平安、維護一方穩定”的重大責任。

90后李肖娜剛擔任連云港市海州區新海街道海連社區黨委書記一職時,社區群眾一句“一個小丫頭能干什么?”給她迎頭潑下一盆“涼水”。上任第一個月,她帶領社區“兩委”成員走遍轄區每家每戶,征集了包括停車難、道路破、設施舊、服務少在內的12項問題清單,帶上居民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按圖索驥”解決難題。在一趟趟登門之后,成功勸說開發商出資修復轄區廢棄20年的停車場,動員小區物業修繕破損路面,用行動換來群眾信任支持。隨著一樁樁難題順利解決,居民紛紛豎起大拇指:“真沒想到,這個小丫頭還真行!”

無論是迎戰疫情防控等大考、還是常態化基層治理的實踐需要,都充分證明,只有組織體系強,治理體系才能強。鎮江市京口區正東路街道京口路社區黨委從激發居民自治活力做起,創新道德、食品、藝術、民生、健康、時間等“六大銀行”服務模式,引導轄區共建單位、社會組織、居民等不同群體參與社區公益活動,共建幸福家園。“我們根據居民困難程度和需求程度精準分類,劃分為5個星級開展不同頻次走訪活動,累計解決居民煩心事490余件。”京口路社區黨委書記孟家園說。

在鄉村和城市社區,廣大村(社區)書記組織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人人參與、共建共享,持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打造宜居宜人的美好環境。在常熟市海虞鎮銅官山村黨委書記程剛的帶領下,銅官山村先后完成蘇州市級“千村美居”工程、三星級康居鄉村等創建工作,助力人居環境提升。隨著民宿配套區域化景觀改造和60畝自然探索營地提升改造工作的順利完成,這片年吸引接待游客近30萬人次的美麗鄉村將開門擁抱更多“流量”。

惠民生有實績,

在為民實事中顯擔當

揚州市邗江區方巷鎮沿湖村曾是典型的漁村,漁民上岸初期,村集體無資產,村里無土地資源,村民無宅基地。為解決漁民居住難題,村黨委書記劉德寶帶頭把承包的池塘上交集體,示范帶動全村黨員干部和群眾跟上,把村里600畝水塘改造成為安居家園。為更好地服務群眾,他又將村黨群服務中心騰出更多空間,配備身高體脂儀、血壓儀、血糖儀和按摩椅、臺球桌、乒乓球桌等設施,新建標準化籃球場、漁家書屋。

宜興市芳橋街道金蘭村在該市率先成立村級農業合作社,歷經多年發展,如今合作社每年利潤部分上交村集體超100萬元。在不斷增強村級經濟的同時,村黨總支書記蔣仲良考慮最多的是如何以實際行動造福于民,為此,村里在發展合作社之初就建立了聯農帶農機制,采取“租金保底+盈余分紅+工資收入”的收益分配方式,農戶每畝租金加分紅收入合計近千元。此外,每年拿出400余萬元村集體收入用于改善民生,建成集便民服務、群眾議事、文體活動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和老年食堂。

“百名示范”村(社區)書記是全省村(社區)書記的優秀代表,是江蘇基層干部為黨盡責、為民辦事的生動寫照,充分發揮了先進引領、示范引路作用,極大激發了基層帶頭人隊伍干事創業的熱情。廣大村(社區)書記紛紛表示,將做好對黨忠誠的“領頭雁”、鄉村振興的“領頭雁”、維護穩定的“領頭雁”、一心為民的“領頭雁”、清正廉潔的“領頭雁”,進一步發揮好榜樣標桿作用,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履職盡責、建功立業。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林元沁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