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網信辦印發通知,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清朗整治短視頻信息內容導向不良問題”專項行動,圍繞短視頻領域多發頻發的亂象,集中整治三類突出問題:短視頻傳播虛假信息問題、短視頻展示不當行為問題、短視頻傳播錯誤觀念問題。
隨著互聯網快速發展,短視頻也迎風速長,成為重要的信息傳播和娛樂休閑方式。如今,無論是茶余飯后、還是搭乘公共交通通勤,刷短視頻成了越來越多人的選擇。那么,讓人“欲罷不能”的短視頻,都有哪些特點呢?其中固然有積極、健康、陽光的作品,但也有部分浮夸的表演、出格的搞怪、偏激的嘲諷,有的還涉及色情、暴力、血腥,更有傳播炫富拜金、奢靡享樂等錯誤價值觀。一些短視頻創作者為了博取用戶的關注和轉發,不惜劍走偏鋒,傳播及時行樂、違反秩序、離析傳統等非主流觀念。
截至2023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79億人,其中19歲及以下網民數量超過2億。數量逐年增長的網民是網絡社會最基本的行為主體和組成單元。真假難辨、善惡不分、是非不明等信息內容導向不良的短視頻,若不加以治理,將會嚴重干擾網絡傳播秩序。感受新鮮事物、進行適度娛樂,本無可厚非。但保持清醒克制、明辨是非黑白、培養高雅格調,不能受到網絡負能量的浸染侵蝕,不能讓“短暫的視覺沖擊”造成觀念的錯位、信念的動搖,也是成長于互聯網時代的青少年“必修課”。
同時,短視頻平臺更要承擔起企業社會責任,決不能讓烏煙瘴氣污染青少年的求知途徑、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應該清醒的認識到,整治短視頻信息內容導向,光有信誓旦旦的表態,僅靠封禁幾個賬號,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在技術層面、管理層面、價值層面,把長效機制真正建立起來,才能鏟除低俗內容泛濫的土壤。
本次專項行動明確,將加強短視頻平臺管理。首先是優化推薦機制。著力解決短視頻平臺算法價值導向存在偏差、優質短視頻呈現不足等問題。事實上,每一種技術架構、每一行代碼、每一個界面,都代表著選擇,都意味著判斷,都承載著價值。換言之,社交平臺的“分流算法”也好,“精準推送”也罷,都要有自己的社會責任、有自己的價值堅守,如此,方能讓每一次技術進步都成為主流價值傳播的新風口。
2023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共有9個方面。治理經驗表明,面對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只有在良性互動中強化規則導向,才能推動由粗放低效向精細規范的治理升級。此次中央網信辦針對短視頻信息內容導向不良問題開展專項行動,是標本兼治,既治理軟色情、低俗人設、性別對立等短視頻“面”上的問題,更從平臺層面、價值觀層面上擰緊水龍頭、筑牢防火墻,破除唯數據論。
互聯網短視頻治理從來不是一蹴而就。但相信通過努力,清朗定能從“專項行動”轉變為平臺和自媒體人的“自覺行動”,讓網絡空間持續保持天清氣朗,為我們的網絡強國建設夯實根基。(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