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是經濟軟實力的重要體現。近年來,江蘇省淮安市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環境是金”工作導向,深入踐行“做的要比說的好、服務要比需求早”101%服務理念,著力打造優質服務生態體系,謀劃推出一系列具有創造性、引領性的改革舉措,實現經營主體滿意度和營商便利度“雙提升”。
走進江蘇和興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全自動化生產線開足馬力滿負荷運行。經過10余年發展,目前和興汽車在淮投資已有五期項目,投資總額超過35億元,2023年預計開票收入將首次超過20億元。敏實集團行政共享中心淮安地區行政總監楚海鵬說:“10多年的合作,政府和企業之間已經建立了非常好的信任關系,而且我們相信淮安市委市政府,正在升級打造的更好的營商環境也促使我們企業有信心,進一步加大對淮安的投資,在淮安建成長三角北部現代化中城市的道路上,我們企業不光是見證者,更是貢獻者。”
只有環境沃土滋養,企業才能茁壯成長。淮安始終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改革“一號工程”,努力下好環境優化提升“先手棋”。2021年,淮安市委營商辦牽頭創新制定《深化“放管服”改革為經營主體創造更優營商環境若干措施》,推出40項101條舉措,高度融合“放管服”改革和營商環境綜合改革邊界;2022年,出臺2.0版若干措施,2023年,聚焦“全國一流、全省領先”出臺3.0版若干措施;廣泛邀請企業家參與研究制定《持續打造“四最”營商環境二十條措施(試行)》……一項項政策文件、一條條務實舉措,市委營商辦構筑起營商環境服務生態體系的“四梁八柱”。淮安市委營商辦工作人員梁衡說:“我們堅持正向激勵和反向倒逼并重,既授紅旗也亮黃牌,一方面設立101%營商服務流動紅旗,引導各單位與幫辦人員提升服務效能,另一方面將涉企承諾不兌現,招商協議不履行、幫辦履職不到位、營商服務不及時、遇事推諉不擔當等問題設為高壓線。”
為了破解項目審批“慢”、推進“堵”、手續“煩”等問題,淮安還通過對接“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聯合圖審”等審批系統數據,創新開發項目全周期嵌入式監督管理平臺,實時監測各類項目審批情況,實現項目堵點“一鍵獲知”,項目進展“一圖繪制”。自平臺運行以來,已發現項目問題539個,處置完成507個,完成率94%。鴻翔瑞材料科技(淮安)有限公司邱歡歡說:“我們項目在審批的過程中,也確實遇到了一些問題,正在我們一籌莫展的時候,政府幫辦人員主動找到了我們,為我們提供了幫辦服務,幫助我們解決了審批的難題。”項目幫辦員胡耀輝說:“我們建立了線上項目預警和線下幫代辦雙通道,精準感知項目推進過程中的堵點難點,主動對接,重點發力,全流程幫助企業解決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宏觀經濟監測、政策精準推送、風險隱患報送……近年來,淮安在全省率先探索實施經濟網格化服務模式,通過最大限度整合資源、推動服務下沉,構建起“縱到底、橫到邊、家家到、全覆蓋”的服務管理體系。今年以來,共發布助企紓困、創業扶持等各類惠企政策957條,政策圖文解讀318條,推送經濟風險工單10635條,研判經營主體行為風險隱患9111條,企業獲得感認同感顯著提高。
今年以來,共發布助企紓困、創業扶持等各類惠企政策957條,政策圖文解讀318條,推送經濟風險工單10635條,研判經營主體行為風險隱患9111條,企業獲得感認同感顯著提高。淮安區朱橋鎮經濟發展和建設局局長丁龍玨說::“目前,我們現有網格35個,并且每季度對網格員進行業務培訓。截至目前,我們共累計走訪經營主體8000多個,收集訴求工單200余條,主要涉及企業貸款、用工環境等問題,目前這些問題均已解決到位。”淮安帝耀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倪洪國說:“以前我們企業遇到問題不知道找哪個部門,現在企業有了專屬經濟網格幫派員,他們定期來企業走訪,給我們講解惠企政策,在線服務定點推送,遇到困難,我們再也不要發愁了。”
營商環境是經營主體發展之基、活力之源,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提高競爭力。唯有下大力氣、久久為功,持續推動營商環境優化升級,才能讓經營主體根深固本,枝繁葉茂。以營商環境之“優”,促經濟之“穩”、發展之“進”,淮安經濟必將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行穩致遠。(記者:鄭國梁 通訊員:湯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