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點燃科創引擎 培育新質生產力④ | 立足高新區,做強創新型產業集群

江蘇為培育新質生產力厚植創新沃土

立足高新區,做強創新型產業集群

高新區是集聚高端科技資源的 “強磁場”,已成為培育發展創新型產業集群的主陣地,也將成為培育未來產業、形成新質生產力的“搖籃”。近年來,江蘇省科技廳多措并舉推動高新區做強做大特色戰略產業,全省19個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中,依托高新區建設的有18個,居全國第一。

如何將一個產業“從一棵大樹孕育成一片森林”?無錫高新區集成電路制造創新型產業集群、蘇州工業園區生物藥品制品制造創新型產業集群的多年探索,或可為未來產業的發展提供思路。

龍頭拉動,

全產業鏈“抱團”創新

“芯粒”指預先制造好、具有特定功能、可組合集成的晶片,是當前全球半導體行業的熱門。12月底,在無錫華進半導體的國家集成電路特色工藝及封裝測試制造業創新中心,科研人員正在加速進行“芯粒”科研攻關,在集成架構、封裝測試等優勢領域加緊布局“芯粒”技術。

FPGA芯片是一種具有豐富可編程邏輯資源的芯片,被看作芯片界的“萬能鑰匙”。無錫中微億芯有限公司加強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發布了國內第一款自主億門級FinFET FPGA產品,這標志著我國FPGA技術水平正式跨入FinFET先進工藝行列。

“當前,全球集成電路產業鏈正在加速重構,對無錫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于燮康表示,無錫集成電路產業基礎堅實、發展迅猛,要通過打造新型創新載體集聚創新資源。

最新數據顯示,無錫高新區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占全省1/3、全國1/9。今年年初,無錫高新區集成電路制造創新型產業集群成為國家級創新型產業集群,是國內首個完整覆蓋集成電路產業研發、制造、封測、設計、裝備、應用和服務等環節的集群。

龍頭拉動、集群發展的產業梯隊在無錫是如何形成的?無錫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新吳區委書記崔榮國介紹,近年來無錫實行產業鏈“鏈長制”,缺什么引什么,進行高精準產業招商。今年新簽約了華虹無錫集成電路研發和制造基地二期項目等重大項目,為產業發展再提速。與此同時,著力培育高成長創新主體,深入實施“百企引航、千企升級”行動,加速科技型企業的逐級培養。目前,無錫高新區集成電路領域共有8家科創板上市企業,33家省級瞪羚、潛在獨角獸及獨角獸企業,2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產業集群式發展,有利于精準制定政策,引導集聚優質科技資源,進行全產業鏈“抱團”創新。今年6月,無錫發布集成電路產業相關政策,36條新政全面支持產業壯大、企業創新、項目建設、人才引育、產業協同和環境提優,增至3億元的專項扶持資金更是刷新當地最高數字。針對集成電路產業面臨的挑戰,無錫高新區深入實施“一產業一基金”,探索成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服務中心等,對產業進行有效的引導、服務和支撐。

超前布局,

用心“培土”為產業提質

以獨角獸、瞪羚企業為代表的高科技、高成長、高價值企業,正走在科技創新的最前列,是引領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重要參與者和推動者。

11月24日,2023年江蘇省獨角獸企業和瞪羚企業評估結果發布,位于蘇州工業園區的新光維醫療科技(蘇州)股份有限公司入選“江蘇獨角獸企業”。多年來,新光維醫療始終專注于醫用內窺鏡及相關創新產品的研發及商業化。“如果不能做出同等甚至是優于進口品牌的內窺鏡產品,企業是不會有生命力的。”新光維醫療聯合創始人陳東博士說。目前,新光維醫療已與多家國際醫療器械巨頭達成戰略合作協議,今年6月,新光維醫療全球總部及研發生產基地在蘇州工業園區正式啟用。

“蘇州市將生物醫藥作為‘一號產業’,園區圍繞高成長潛力企業發展所需,不斷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和創新生態,持續在各級獨角獸、潛在獨角獸和瞪羚企業榜單中位列第一梯隊。”蘇州工業園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產業集群式發展,需要超前布局。早在2006年,蘇州工業園區就將生物醫藥作為新興產業,全力構建全產業鏈生態系統。

“以工業園區為核心區,蘇州牢牢把握了生物醫藥產業三大發展機遇期。”上述負責人介紹,首先是2006年后大規模海外高端人才回流潮,有力支撐了產業“從無到有”的發展;然后是2010年后國內外大院大所布局潮,引進中國科學院藥物所、牛津大學等高校院所,布局完善研發創新鏈;再就是2018年后資本市場上市潮,抓住港股18A和科創板機遇,信達生物、康寧杰瑞等一批企業成功上市。

用心培土,靜待花開。生物醫藥行業具有高風險、高投入、高回報的特點,蘇州工業園區先行先試一批支持政策,給企業“陽光雨露”般的精心呵護。園區發揮政府投資基金的引導作用,推動風險投資、股權投資、金融信貸等多元金融服務,滿足企業的全生命周期金融需求;發揮蘇州自貿片區優勢,開展生物醫藥全產業鏈開放創新試點,在藥物研發、臨床轉化、藥械審評等領域,破題產業發展瓶頸。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蘇州工業園區生物醫藥產業已形成以新藥研發和產業化為主,高端醫療器械、生物技術及新型療法加速發展的產業格局,產業競爭力全國第一、綜合競爭力全國第二,連續多年穩居國內第一梯隊。目前園區年均新增生物醫藥企業超200家,累計已超2500家,其中上市企業24家;今年1—11月,園區生物醫藥產業產值超1300億元,保持穩步增長態勢。

立足主陣地,

發動未來產業“強引擎”

“江蘇有18個國家高新區、36個省級高新區,各個高新區立足自身產業基礎、挖掘自身資源稟賦,全力培育發展標識性特色戰略產業。”省科技廳對創新型產業集群建設進行整體部署,支持高新區建設產業重大創新平臺、培育創新型企業集群、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產業化、建設集群創新創業服務體系等,為創新型產業集群迅速崛起添磚加瓦,也為未來產業的萌芽和成長厚植沃土。

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納米真空互聯實驗站等一批重大科技創新平臺,西交利物浦大學、杜克大學、南京大學蘇州校區等一批知名高校,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所等一批研發機構……越來越多重大創新平臺和戰略科技力量落戶高新區,成為產業創新的強引擎。

“根據生物醫藥行業發展的階段和特點,園區布局建設了一批平臺載體,為產業創新提供全鏈條專業化服務。”蘇州工業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園區著力建設國家生物藥技術創新中心等重大創新平臺,引進了中國科學院藥物所、中國醫科院系統所、哈佛、牛津等國內外一流院所高校,形成源頭創新支撐;建設了以Biobay為代表的生物醫藥專業載體,在抗體藥、核酸藥物、化學藥、基因和細胞治療等細分領域,布局多個公共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動物實驗、臨床試驗、檢驗檢測、銷售流通等服務。

“產業集群與新質生產力是互為促進的關系。”江蘇省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張華說,創新型產業集群創新要素更加高端、主體間協作更具效率,為新質生產力的培育提供肥沃土壤,更能夠為新質生產力的落地提供產業場景;而新質生產力在形成過程中,也能夠催生新興產業,加速產業集群的高級化。

立足高新區主陣地,我省產業科技創新疾步前行。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重點支持高新區以集聚創新資源和營造特色創新生態為抓手,以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為重點,加快建設創新型產業集群,打造各具特色的產業高地,為培育未來產業、形成新質生產力筑牢根基。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蔡姝雯 張宣 楊易臻 張琳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