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常州經開:企業發力,政策給力,下好“數實融合”一盤棋

車間忙碌運行,零部件源源不斷地供給,但如何在上萬種零部件的庫房中及時找到適配原料,僅憑人工去尋找無疑“大海撈針”。如今,通過企業“上云”,采購、生產、銷售、物流、售后信息全鏈路優化,短短幾秒就可完成原料與生產無縫銜接。

這樣的創新和變革,在常州經開區很多企業能捕捉到:智能制造特色場景層出不窮、產品質效持續提升、制造新模式不斷涌現……自2022年開展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以來,近800家企業完成數字化單項應用診斷,創成國家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數字化轉型試點提升項目1個,國家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項目8個,各級智能工廠(車間)和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超百家、兩化融合標貫企業40家、星級上云企業近200家。

實體經濟是常州經開區的“看家本領”,數字經濟是經開轉型發展的“關鍵增量”。“常州經開區產業數字化不斷進階,形成了4大特色:先進的裝備和生產線、基本的應用管理軟件普及、初步的管控集成、供應鏈與制造加快協同。”常州經開區經發局局長李江說。

數智賦能 企業降本增效

undefined

一個月前,來自亞洲“一帶一路”伙伴走進了長海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車間,大家感嘆于智能倉儲的應用場景,五六臺AGV小車按照指令,將不同規則的紗線自動運輸至對應烘干爐道。

這一場景的實現,源于數智賦能。

玻纖行業具有連續生產、種類多、工藝復雜等特點,為解決行業痛點,長海股份采用數據集市,協同系統的實時調度與大數據分析組結合的方法,開發了智能能倉儲物流系統,打通各生產環節實現統一調度,實現立體倉儲的智能化管理。

“過去,4人班組一天最多只能制作9個聯軸器,無人自動化生產線落地后,一天可以制作96個。”在中車戚研所齒輪傳動事業部的生產車間,組裝工藝師王瑩正調試著聯軸器無人自動化生產線。

列車聯軸器是連接高速列車齒輪和引擎機構、傳遞扭矩的精密機械部件,經過近3年的研究,聯軸器無人自動化流水線投運。

“除了看得見的智能工廠、無人流水線,我們更在生產組織架構上大破大立。”王瑩介紹,齒輪傳動事業部內,MES系統覆蓋產品生產入庫全流程,地面上的AGV小車按照自動導航指引,可精準配送全車間的物料。實時反饋的生產流程,也讓一線工人減少了不必要的重復勞動,更清晰地知道“每天該干什么”“怎樣做才符合標準”。

在中車戚研所現場看到,數字化的氛圍無處不在。終端數據屏幕上數據交錯上傳,車間工人們依據數據指令,操縱工位電腦、熟練按序完成產品組裝。目前,企業正聚焦主業、多點布局,瞄準工業大數據及云計算,拓展應用場景,提升制造能力。

記者采訪中,長海股份、祥明智能、神力電機等企業都談及了數字化的重要性:要驅動產業升級,必須將無邊無形的管理變為“看得見、摸得著、算得清”的生產、經營、服務、管理一體化的商業模式,這就是擺在傳統產業管理者面前的一堂必修課。

新形勢下,數實融合不再只是錦上添花,更關系到企業的基本盤和增長盤,對傳統行業來說,推動數實融合,成為面對不確定性的確定選擇。

各自發力 驅動企業轉型

undefined

“數實融合”已成為企業的“必修課”,但這堂“必修課”沒有唯一答卷。為解決痛點,廣大企業主動接受數字化的改造,以“一企一策”驅動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中天鋼鐵打造5G+數字工廠過程中,面臨一個關鍵技術難題——時延。畫面中天車還在運行,而工人看到的是天車已運行經過監控點,要開始下一階段操作。

“一眨眼的功夫都關乎產品質量。”中天鋼鐵集團總裁助理魏巍說,鋼鐵24小時連續生產,必須把時延控制在0.1秒內,否則會有安全隱患。為此,企業數智創新部副部長韋入銘“死磕”技術大半年,對全流程進行優化,才有了“一眨眼都不耽誤”的效果。

從一家傳統鋼鐵企業轉型為世界一流的現代化高端綠色智能工廠,中天鋼鐵已經實現對5公里以外生產區域遠程操作,全員勞動生產率高達每人每年2000噸。中國工程院院士干勇評價中天:“把智能化、云端數據化、工業互聯網連起來,是超現代化、超低排放的綠色鋼廠典范。”

步入祥明智能偌大的車間,只看到幾名身著無菌服的工作人員,關注著顯示屏。車間里的智能線邊庫形似快遞柜,實則用于存放電子物料。“工作人員只需掃描當天任務清單,智能線邊庫的柜門便會自動打開。如機器出現故障,顯示屏上就會出現紅色警示,若是物料放錯位置,警報便會響起。”公司信息化部長徐恩惠說,目前車間通過數字化組織原材料、組織協同生產,以算力換人力,以數流優物流。

作為全國微特電機行業的骨干企業,祥明智能自2022年上市之后,就致力于成為經開智造走向全國的代表,為此,企業打造了3.35萬平方米的新生產基地,用于生產智能無刷電機驅動控制器及集成系統。

“在企業的戰略、業務、管理、產線、產品中全面注入數字內核。”徐恩惠說,“企業打造的智慧大腦還在不斷學習新的算法,融入員工的提案,優化產線。”徐恩惠說。

政企同心 “數”“實”雙向奔赴

undefined

江蘇慕林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短短數年內,就成長為電機行業的全國領軍企業。不久前,企業入選了2023年度省四星級上云企業名單。“上云以來,公司憑借數據、設備等可視化,維修成本降低62%,經營管控能力提升15%,生產效率提升10%。”企業財務總監殷劉碗說。

常州經開區鼓勵企業“上云用數賦智”,分行業、分層次為780多家企業提供“把脈問診”服務,基本實現規上工業企業全覆蓋。面對企業不愿轉、不敢轉的難題,給予真金白銀支持:對新認定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和省級示范智能車間,分別給予200萬元和50萬元的獎勵;有示范作用的智能化數字化典型場景,給予最低50萬元,最高200萬元獎勵;對納入市、區“智改數轉”項目庫且獲得智能化改造提升項目貸款的制造業企業,在市級補助的基礎上給與貼息支持。

目前,常州經開區正廣泛吸收各領域數字化轉型服務商,在梳理各家企業“能力清單”的基礎上,謀劃資源、技術、能力等領域的“撮合”。

在一個月前舉行的“數字賦能 智能制造”論壇上,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季木一建議,“工業元宇宙”或許成為未來發力的方向:借助智能穿戴設備,一些非熟練的工人也可以在智能化設備指令的提示下一步步展開技術操作。目前,這一設想在中天鋼鐵集團正有所探索,歷時3年打造的“高性能特種合金鋼智能工廠”項目,通過全工序數字孿生、多樣化設備和場景的接入、工藝質量大數據平臺的構建等,實現勞動效率提升50%以上,安全帽風險識別和人員進出管控識別率提升至100%。(許樂 張昆 王妍)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