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一年來,各地政協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為強大動力,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突出服務中心大局,積極建言資政,加強民主監督,廣泛凝聚共識,畫好團結奮斗最大同心圓,唱響走在前做示范主旋律,以政協之為助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
深入調查研究提升建言資政水平
發揮好政協優勢,用好深度調研“金鑰匙”,提升議政建言“含金量”。全省政協全力以有干貨、真管用的調研成果助推我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南京市委主要領導領銜督辦“關于大力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 促進南京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建議”重點提案。結合提案辦理,南京市政協主席會議成員帶隊走訪全市11個區,調研268家民營企業,召開74場座談會。做好調研“后半篇文章”,常委會會議分別聚焦“大力建設產業強市,培育壯大優勢產業集群”“大力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促進南京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主題協商議政,推動調研成果持續深化轉化。
常州超充究竟有多快?喝杯咖啡的時間就能實現滿電續航。新能源賽道發展機遇難得、市場潛力巨大。常州市政協圍繞“打造充換電設施常州新模式,助力新能源之都全方位崛起”課題開展調查研究,收集并分析3600余份調查問卷,提出一系列精準務實建議,助力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為進一步推進成果轉化,市政協聯合市委督查室成立調研督查組開展專項督查;通過“推進新能源車充電樁建設”重點提案督辦,積極為打造充換電設施常州模式獻計出力。
更加科學有效保護好、傳承好和利用好傳統村落,充分展現“江南水鄉”特色風貌,以鄉村文化遺產賦能鄉村振興,是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的具體舉措。蘇州市政協深入調研協商形成《關于推動我市傳統村落保護與傳承的建議》,提出優化保護傳承制度和機制、創新保護傳承模式和路徑等建議。蘇州市住建局收到建議后隨即制定辦理工作方案,扎實推進傳統村落保護。目前,蘇州市累計已有28個中國傳統村落、85個江蘇省傳統村落(含國家級),形成較為完整的保護體系。
為擦亮“世界自然遺產”“國際濕地城市”兩張名片,做好生態旅游大文章,鹽城市政協組織委員圍繞高質量辦好全球濱海論壇會議擴大國際影響力、大力發展全域生態旅游、提升生態旅游發展市場化程度、構建生態旅游產業鏈和產品體系等深入調研,形成1份總體調研報告和21份微調研報告,在此基礎上舉行主席會議進行專題協商,隨后許多建議被市委、市政府相關文件吸收采納,搶抓機遇助推鹽城生態旅游產業邁上新臺階。
強化民主監督助推政策落地見效
民主監督是人民政協的重要職能之一。全省政協聚焦“國之大者”“民之關切”,積極開展民主監督,在大局中找題、在協商中監督、在監督中落實,推動凝聚共識與建言資政雙向發力,助力各項政策措施加快落地見效。
“家門口開了專家工作室,在村里也能享受專家診療”“出臺的長護險政策,為失能人員家庭減輕了很大負擔”……連云港市政協把“助推‘十四五’規劃實施”作為年度重點監督議題,成立由副主席任組長的4個監督組。第二監督組委托市社情民意信息中心進行電話滿意度調查,征求意見建議52條。針對監督組提出的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問題,連云港市民政局建成農村互助養老睦鄰點110個、社區助餐點26個。
組織對縣中振興工作開展評議和民主監督,1.5萬余人次圍繞組織推動、資源保障、隊伍建設、教育教學質量4方面26項指標開展問卷調查……淮安市政協在前期開展專題調研和研討座談會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民主監督,助力深入推進縣中振興,全力以赴打響“學在淮安”教育品牌,相關意見建議被淮安市《關于推進縣中振興的意見》《關于關愛激勵教師的若干措施》文件吸收采納。2023年,淮安14所重點縣域高中一本達線率平均增長9.6%。
持之以恒抓好長江大保護,鎮江市政協深化“聚焦長江大保護、聚力雙碳關鍵戰,推動鎮江高質量發展”民主監督,全市1647位四級政協委員以不同形式開展民主監督,一年來共開展各類調研、視察及監督80余場。此外,全面提升28個界別委員工作室,重點打造9個協商議事室,聚焦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開展協商議事。62位企業家委員在《鎮江日報》發出承諾倡議書,以實際行動促綠色發展。工商聯和經濟界組織委員成立先鋒隊,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傳遞保護生態正能量。
宿遷市政協連續四年把黃河故道生態富民廊道建設作為重點提案,提請市委主要領導持續領銜督辦。從政治效果、經濟效果和社會效果三個維度系統構建提案效能評價體系,突出提案的實質性落實和成果化體現,制定18項評價指標和評分標準,進一步修訂實施細則,運用“數字政協”進行全流程線上評價,實現“辦”有方向、“評”有標準、“用”有說法。目前,故道沿線竣工重大項目371個、完成投資607.1億元,黃河故道(城區段)高分獲評淮河流域“幸福河湖”。
加強思想引領凝聚共識匯聚力量
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作為履職中心環節,全省政協切實扛起“落實下去、凝聚起來”的政治責任,牢牢把握新征程上江蘇工作的總要求總目標總藍圖,圍繞助力落實“四個走在前”“四個新”重大任務,努力與中心工作同頻共振、同向發力。
針對開發區政協委員缺少履職平臺和聯絡機制不完善的狀況,無錫市委印發《關于在我市建立開發區政協委員聯席會議制度的意見》,在市省級以上開發區探索建立政協工作機制。目前,無錫13個省級以上開發區普遍召開政協委員聯席會議,組織轄區各級委員聚焦開發區科技創新、產業招引、企業轉型等方面開展調研、協商、民主監督、基層協商議事等活動110余場次,形成提案130余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80余條,有效激發了開發區委員履職熱情。
委員有擔當,政協有力量。徐州市政協把發揮委員主體作用作為工作的重要抓手,讓委員建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不斷激發委員履職的使命意識、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匯聚助推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力量。規范設定政協協商成果形成、報送、交辦、落實、督辦、反饋、評價7個環節,建立政協協商成果采納落實反饋機制,構建完整工作閉環。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協調相關部門聯合會商,研究落實督辦事項,有力推動政協意見建議更多更好落地見效。2023年,委員們圍繞打造彭城歷史文脈、易淹易澇積水點治理等提出一批意見建議,得到相關職能部門積極吸收采納。
將“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推進產業鏈供應鏈配套協同”“圍繞共建上海大都市圈,提升南通城市能級品質”作為常委會會議重點協商議題,將“以南通‘好通’為引領,加快推動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建設”作為主席會議協商議題,南通市政協圍繞黨政中心工作,組織有專長的委員、應用型智庫專家、參政議政人才庫成員等開展深度調查研究,形成高質量的建議案和調研報告報送相關部門參考,匯聚起構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的強大合力。
中共揚州市委八屆七次全會報告采納了揚州市政協《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意見》的若干建議。揚州市政協扣住議題怎么定、調研怎么開展、成果怎么落實等關鍵環節,與市委、市政府建立“共同出題、共同調研、共同協商、共同落實”工作機制,常委會會議重點協商議題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分別交辦,開展調研由市政協相關專委會與市相關部門成立聯合調研組,交辦領導參加協商會議面對面征求委員意見和建議,改變“協商止于批示”的狀況,針對領導批示落實情況進行二次調研和協商,凝聚起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合力。
“既拉近政府與企業的距離,又真真切切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我們為政企圓桌協商會這種形式點贊!”聚焦優化營商環境,凝聚發展共識,泰州市政協牽頭主辦的“政企圓桌協商會”已作為制度性安排寫入泰州《關于解決營商環境突出問題的十條措施》。此前,圍繞“生物醫藥行業”“擬上市企業”等行業領域已舉辦四期活動,每期邀請10余位代表性企業家參加,同步建立“全市企業家委員及經濟界代表人士數據庫”,完善訴求收集、督辦反饋、共識凝聚的閉環工作機制,凝聚合力助企發展。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方思偉 通訊員 朱筱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