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滬皖三省一市,山水相連,河湖相依。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長江經濟帶兩大國家戰略疊加的重要區域,這里是中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肩負重大使命。
近段時間,江浙滬皖紛紛進入“兩會時間”,三省一市的《政府工作報告》均強調“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三省一市的代表委員也紛紛建言獻策,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2023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上海主持召開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一步提升創新能力、產業競爭力、發展能級,率先形成更高層次改革開放新格局,對于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意義重大。
時光流轉,由上海市青浦區、蘇州市吳江區、嘉興市嘉善縣組成的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走過了四個年頭。四年來,這塊“試驗田”累計形成136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38項面向全國復制推廣,“一體化”合力越來越強,“高質量”成色越來越足。
近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重大建設項目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正式發布。行動計劃聚焦“一廳三片”重點區域和生態環保、設施互通、產業創新、民生服務四大重點領域,明確開展16項行動,共包括124個項目。
上海市發改委主任、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執委會主任顧軍介紹,重點明確各片區2024年到2026年建設目標及年度的重要功能性的項目建設安排。“水鄉客廳”作為兩省一市共建的綠色發展樣板區,預計到2026年,“一點”方廳水院、“一心”創智引擎、科創學園等功能開發項目基本投用,好風景與新經濟交融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江蘇省人大代表 王國榮
作為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處處見蝶變。江蘇省人大代表、蘇州市吳江區委副書記、區長王國榮說,一定要大膽試、大膽闖,推動示范區建設再上臺階:“持續深化滬蘇同城和江浙聯動,全力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跨區域協同;堅持項目建設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探索形成更多一體化制度創新成果;堅持共建共享共治,突出生態聯保、協同共治,在教育、醫療、養老、政務服務等方面形成更多同城化事項,讓百姓從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得到更多可觀可感的實惠。”
浙江省人大代表 劉東紅
浙江省人大代表、嘉善浙江大學長三角智慧綠洲創新中心副主任劉東紅建議,進一步加大對示范區創新平臺的支持力度:“對于新建的長三角高能級科創平臺,希望加大政策、人才以及資金方面的支持。比如由政府主導或引導設立天使資金,為平臺成果轉化項目提供初期的支持,推動模式創新,打通成果轉化最初一公里。”
上海市人大代表 王振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一體化,是長三角一體化的優先選項。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長三角區域要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跨區域協同。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王振建議,打破地域限制,以更大的視野和格局推動長三角科技創新圈走得更遠:“首先,圍繞國家戰略,可以推進創新先行區建設。第二,還是要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上發揮方方面面的力量,特別是讓行業頭部企業領頭,讓他有更好的機制,更好的帶動面,跨區域地進行聯動。還有一點,長三角的創新是國際化的,不僅要參與到全球的科技創新大計劃,也要讓創新走出去,聯合出海,這樣才能高效地參與國際競爭。”
安徽省政協委員 王成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提出并實施5年多時間,江浙滬皖攜手共進,奮力開創長三角一體化新局面,并在交通、醫療、公共服務等方面互聯互通、共建共享,提升長三角群眾幸福感。今年兩會,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把握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這個最大機遇,高質量推進各領域共建共享。安徽省政協委員、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膽胰外科主任王成說,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融通共贏,最終要讓百姓可感:“安徽省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建設,很多是依托于長三角頂級的醫療機構在支撐。安徽要在長三角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的同時,主動地靠上去,提升自己的醫療技術水平,增強安徽省內大型醫療機構的影響力、輻射力和引導力。”
江蘇省政協委員 康建榮
長三角三省一市“共飲一江水”,是長江經濟帶上的重要省市。協同推進長江大保護,共創綠色發展“朋友圈”,是江浙滬皖共同的重大課題。今年江蘇兩會,民建江蘇省委提交了一份集體提案——《增強“C位”意識 推動健全長三角區域協同降碳戰略體系》。
江蘇省政協委員、江蘇師范大學地理測繪與城鄉規劃學院教授康建榮建議,發起建立長三角碳減排與綠色發展互動合作機制,推動完善長三角區域協同降碳市場體系,推動構建長三角區域協同降碳“碳泄漏”監測體系等:“強化環境稽查部門聯合行動,著重加強對高排放、高污染、高能耗‘三高’產品的區內外貿易流監測;推進長三角省內、市內和縣內碳排放監測聯防聯控工作,推動統一預警溯源、統一監管執法、統一考核評估,共同建立和完善‘碳泄漏’聯防機制。”
(江蘇新聞廣播/孫西嬌 張雪 孫昕 長三角之聲/虹見 安徽臺/雷明劍 浙江之聲/王曉玲 編輯/蔣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