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聯合國,各國使節紛紛體驗包餃子、寫福字、剪紙等春節習俗;馬來西亞大街上燈籠高懸,青少年舞龍隊共舞一條近200米的“長龍”;德國海德堡舉辦“春節廟會”,抖空竹、貼春聯、寫“福”字等民俗體驗吸引游客駐足……今年甲辰龍年是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中國農歷新年列為聯合國假日后的首個新年,“龍年大吉!”成為全世界民眾共賀話語,從東方到西方,從北半球到南半球,許多國家和地區點亮“中國紅”,共享歡樂喜慶的春節氛圍,感受絢爛多彩的中華文化。
五洲同慶,四海同春,春節走向世界,是對中國這個日益崛起的文化大國的一種肯定。春節是中國最盛大、最隆重、最有民族特色、最有恒久魅力的節日。春節具有深刻的文化價值,蘊含著中國人民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理念,寄托著人們對家的極致追求。放眼我們這個“地球村”大家庭,正是由一個個小家庭組成的。中國春節文化里所包含的對家的無比珍視,對幸福、平安、和平等價值的高度認同,也是全人類的共同信仰和追求,這是中國春節能凝聚人心的文化價值,也是中國春節能被全世界接納的情感基礎。2023年12月22日,第78屆聯合國大會協商一致通過決議,將春節(農歷新年)確定為聯合國假日。目前,全球已有近20個國家將春節定為法定節假日,全球約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慶祝春節。決議的通過,將推動春節文化在更大范圍內傳播,推動世界文化交融互動。
世界同品“中國年味兒”的背后,也是全球共享中國發展機遇。“中國年”已經成為一個全球經濟現象,春節消費不僅拉動中國經濟增長,也實實在在地刺激著世界經濟增長。 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截至目前,中國已與157個國家締結了涵蓋不同護照的互免簽證協定,與44個國家達成簡化簽證手續協定或安排,同包括泰國、新加坡、馬爾代夫、阿聯酋在內的23個國家實現全面互免簽證。免簽國家的增加、國際航班的進一步恢復更是激發了中國游客的出境游熱情。春節期間,中國游客赴國外旅游訂單同比大幅增長,國人腳步遍布世界各地。可以說,“中國年味兒”也是刺激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契機,無疑將提升全球經濟增速,給世界注入正能量。
助推中國春節走向更大的世界,為世界問題傳遞中國聲音。21世紀的今天,世界已經進入到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地球村時代。從喜氣洋洋的中國傳統民俗節日,到其樂融融的聯合國假日,將賦予這一傳統佳節更多世界性。透過春節,世界可以讀懂中國符號、感知中國文化、領略中國精神。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霸凌行徑大行其道的全球化背景下,要通過春節向世界傳遞更加鏗鏘有力的中國聲音,高舉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優越的價值觀念,宣傳“和衷共濟、和合共生”“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民胞物與、協和萬邦”等理論,增進全球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和凝聚力,為世界和平和發展發出貢獻更多的中國智慧和方案。
一年“春”作首,萬象更新啟新程。在甲辰龍年春節,中國把春節的喜氣財氣傳遞給世界,世界已在熱情擁抱“中國年”。讓我們共同期待未來更多國家和地區加入慶祝春節的行列,共同感受這份來自東方的歡樂、祥和和智慧!(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