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新規領航,快遞不能任性投遞!》
隨著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快遞行業日益壯大,成為連接消費者與商品的重要橋梁。然而,在快遞服務過程中,一些不規范的行為時有發生,影響了消費者的權益。新修訂的《快遞市場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于2024年3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確禁止了快遞投遞中的多項不當行為,如:未經用戶同意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遞服務站等方式投遞快件,拋扔快件、踩踏快件等,情節嚴重的將處罰款。
“隆冬時節,雨雪交加,還要去驛站找快遞”,“東西又多又重,如果快遞站離家遠真遭罪”......不少網友在“吐槽”以往經歷的同時表達了對辦法的期待,然而也有快遞從業人員表示,所有快遞送貨上門的可能性不大,送快遞是個“趕”時間的活兒,快遞員要挨個確認收件人簽收快件并不是一件易事,“有些家庭白天家里都沒人,送到家沒人簽收,丟了誰負責?”“經用戶同意”是解讀辦法落實的關鍵環節,但在實踐過程中還需探索更多元化、綜合性的措施來共同應對配送“最后一公里”的挑戰。
行業穩健發展,亟待規范領航。近年來,我國郵政快遞業進入發展“快車道”,自2021年,快遞年業務量連續三年突破1000億件,2023年更是突破1600億件大關。從車馬很慢的郵路,到快遞量連續十年全球第一,快遞行業已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張舉世矚目的名片。得益于我國完善的基礎設施、完備的產業體系、超大規模的市場,2024年快遞行業將繼續保持穩步上升態勢,展示中國經濟持續向好的良好態勢。蓬勃發展更需嚴密監管,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一些快遞公司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往往會采取一些不規范的行為,比如快遞員不打招呼就把快遞放在快遞驛站,或是暴力投遞導致快遞損壞等。老百姓對于解決快遞配送“頑疾”的呼聲居高不下,辦法的實施,將迫使快遞行業重新審視自己的行為準則,有助于快遞員職業素養的整體提高,也為快遞行業在服務質量、用戶體驗和多元化發展等方面帶來新的突破和機會。
保障辦法實施,還需多管齊下。面對消費者對于快遞投放方式的多樣化需求,如何將“眾口難調”轉化為推動行業進步的動力,是快遞企業無法回避的問題。辦法的出臺體現了對消費者權益的高度重視,然而,它絕不是要形成消費者與快遞員之間的博弈,而是呼吁快遞員更加尊重并響應用戶的真實意愿。在收寄快遞時,“快遞速度快”“服務態度好”是人們選擇快遞公司最主要的原因,“既要又要”不是消費者的過分要求,而是對快遞行業服務質量和用戶體驗的基本期望。辦法的出臺是快遞行業積極發展的信號,表明我國在推動快遞市場規范化發展的道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但也要正視辦法實施的痛點和難點,有快遞員表示,自己每天要寄送上千件快遞,光是電話就要打半天,如果消費者在平臺上能夠直接選擇配送方式,讓快遞員提前知悉就會更加方便。“使命必達”的背后,相關部門不僅要加強監督力度,也要積極推動快遞投遞服務的技術創新和服務模式升級,推動各項規定得到有效執行。
關注新興業態,共筑美好未來。據中華全國總工會2023年的統計數據,全國快遞員、外賣送餐員等新業態從業人員已達到8400萬人,這些行業普遍存在的工作強度大、工作壓力大等問題不容忽視。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休息和勞動報酬權益保障指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規則公示指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維護服務指南》,對快遞員、網約車司機、家政服務員等職業的報酬支付、工作休息、勞動糾紛等問題進行了具體指導,從而切實維護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作為經濟大省,江蘇是新就業形態生長的“沃土”,堅持通過鼓勵業態發展、完善保障政策、推行便捷服務等舉措,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權益,讓快遞外賣小哥在風雨兼程中感受到城市對他們的尊重。2023年,常州37名快遞員圓了大學夢,進入常州工學院物流管理專業學習;2023年,南京大力推動住宅小區增加標志標識的工作,幫助快遞外賣小哥更加方便地找到目的地;泰州、揚州等地通過建設“小哥公寓”、籌集保障房等方式,解決快遞小哥的住房煩惱。曾感動全網的“外賣寶寶”李霏兒一家已經在常州安家落戶,開啟了充滿希望的新生活。隨著法治建設的不斷完善和人文關懷的持續提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將會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規范與創新并舉的時代旋律中,快遞行業不僅成為經濟發展的助推器,也是振奮人心的力量。期待全社會共同攜手努力,以法治為尺、以關懷為筆,繪制出一個既高效又充滿溫情的快遞服務新篇章,讓每一位勞動者與消費者都能在其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感。
來源|小蘇“畫”事工作室
統籌|周安琪
文稿|童婷婷
手繪|姜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