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農業農村部大數據中心、大數據重點實驗室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全國縣域整體銷售額實現46890.15億元,同比增長9.20%,其中服務銷售額實現15183.30億元,同比增長16.49%。透過數據,直觀反映縣域服務消費潛力加速釋放,農村服務消費不斷升溫。
縣域是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基本單元。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是實現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的必然選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構建新發展格局,把戰略基點放在擴大內需上,農村有巨大空間,可以大有作為。近年來,各地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立足于“土”、聚焦于“特”、落腳于“產”,讓一方資源撬動鄉村特色產業發展,讓一個個“小特產”成為“大產業”,更好實現產品增值、產業增效,不斷激發起當地群眾的內生動力,打好鄉村全面振興漂亮仗,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
補齊短板,鄉村產業振興才不會后勁乏力。近年來,電商、郵政、快遞物流等企業把電商服務站點延伸到了行政村,搭建起農產品出村進城和工業品下鄉進村之間的重要橋梁。2023年我國累計建成1267個縣級公共寄遞配送中心、28.9萬個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和19萬個村郵站。隨著即時零售新業態加持,半日達、次日達“新鮮”送到家,幫助本地特色農產品擦亮品牌名片,確保消費者嘗到“第一口鮮”,助力本地“尖貨”走出去,賣出名,賣得好,實現從“土貨”向“網貨”的轉變,也讓更多新農人能扎根田野成為鄉村振興的“興農人”。電商服務“小站點”,激活了產業新動能,助推農業產業發展,讓農業經濟“活起來”“火起來”。
賦能科技,鄉村產業振興才不會黯然失色。近年來,農產品搭上互聯網快車,流量成為新農資、直播間成為新農具、帶貨成為新農活,直播帶貨正逐步成為新常態。許多農產品借助內容+直播方式加速上行,打破無人問津的“僵局”。為了讓更多優質農產品通過互聯網走進千家萬戶,商務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引導農村電商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助力農民收入和農村消費雙提升。此外,眼下春耕備耕已從南到北陸續展開,各種高科技、智能化農業機具紛紛“上崗”,新技術、新模式、新方法集中應用,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的升級完善,夯實農產品的質量,提升農業發展向“新”力,有助于更好“出圈”。
長風破浪,未來可期!讓我們以久久為功的韌勁、善作善成的的拼勁、爭分奪秒的干勁,書寫縣域經濟一路“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