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五年多來,江蘇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主動服務和支持上海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加強與浙皖協同聯動,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藍圖走進生動現實。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長三角區域經濟總量已經突破30萬億元。
算力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基礎功能,眼下,長三角區域正加快算力產業深度融合。作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長三角國家核心樞紐節點,總投資超100億元的中國移動長三角(揚州)算力中心一期項目已竣工。全面達產后,將助力長三角企業“智改數轉”提速,為云計算、大算力、物聯網等產業發展提供支撐。在無錫,依靠半導體產業聚集等領先優勢,當地與滬浙皖企業、科研機構共同搭建算力平臺,相繼建成16個規模智算中心,算力已逐步運用到長三角地區低空經濟、空間信息、機器人等未來產業發展。
上海燧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OO張亞林告訴記者,無錫是整個華東地區半導體產業鏈最聚集的核心地方,在這里落地整個智算中心的建設,這是第一個樣板。公司希望未來能夠跟更大規模的智算中心進行東西聯動,完成整個“東數西算”的戰略大布局。
類似這樣戰略性產業的深度合作,在長三角地區已經成為常態。面對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要求,三省一市因勢利導,在園區跨省合作、科創走廊共建、科技資源共享等方面發力,產業結構不斷向新向強。目前,長三角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的產業規模分別占全國的3/5、1/3和1/3。此外,今年以來,江蘇繼續有序有力推進重點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長三角互聯互通步伐。這兩天,在跨江融合橋頭堡常泰長江大橋南接線建設現場,工人們正在緊張有序地推進項目實施。目前總工程量已完成75%,建成通車之后,將帶動蘇中、蘇北地區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
常州市交通運輸局局長薛曄說,堅持發揮交通的基礎先導作用,全力推進長三角交通中軸建設,以更高定位謀劃交通規劃,突出更大格局,積極融入和服務國家區域協調發展大格局。
從硬件聯通到機制協同,從科技創新到產業創新,從生態環保到經濟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正顯示出“攥指成拳”的合力。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目前長三角地區已有152項公共服務實現跨省市“一網通辦”,高鐵里程超過7000公里,三省一市以不足4%的國土面積創造出全國約四分之一的經濟總量……長三角強勁活躍的增長極功能正不斷鞏固提升。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郭藝 張正 陳超 王碩 周雷 揚州臺 無錫臺 常州臺 海門臺 編輯/胡超)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