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鹽城:解碼新質生產力 推動產業向“新”高質量發展

江蘇星基智能裝備有限公司車間內,智能化數控機床一字排開,精準地把普通鋼材精加工成精密零部件,嚴格檢驗后發給產業鏈上的客戶。

康佳存儲芯片封測項目基地一派繁忙,自動化設備在新導入的智能系統加持下飛速運轉,以細化分工提高規模化效率,既實現“機器換人”,也充分釋放產能。

皓博儲能模組項目本月投入試生產,制造優質的儲能產品,建成后年產能可達2GWh,年開票銷售數億元。

……

萬物競發始于春。以“萬億工業之城”為新起點的鹽城,處處涌動著堅守實體經濟、加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發展熱潮。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近年來,鹽城市堅持工業強市,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把產業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載體,持續培育“5+2”戰略性新興產業和23條重點產業鏈,構建以先進制造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為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新鹽城現代化建設新篇章注入強勁動能。

邁上工業經濟萬億臺階

現代產業基礎優勢明顯

10074.1億元!2023年,鹽城市工業經濟總量邁過萬億關口,連續三年跨越四個千億級臺階,初步形成“萬億規模總量、千億產業支撐、百億企業引航”的高質量發展格局。

沉甸甸的成績背后,透露出一組組亮眼數據: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達40.9%、較“十三五”末提高10.1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同比增長12.7%、增速全省第一;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規模超千億,晶硅光伏、動力及儲能電池、不銹鋼產業規模分別躍居全國一、二、三位,新能源產業集群入選首批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示范集群,第三代半導體、氫能、儲能發展潛力初顯,鋰電池、光伏產品和電動汽車等“新三樣”出口同比增長超30%。

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雙輪驅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47.5%,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規模超2500億元,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覆蓋率超70%。

今年春節后第一個工作日,全市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召開,吹響了全面開啟新型工業化新征程的“沖鋒號”。會議要求,聚力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補齊短板、拉長長板、鍛造新板,構建多點支撐、多業并舉、多元發展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走出一條具有鹽城特色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鹽城市發揮非常‘6+1’比較優勢,深入推進‘四個三’工作布局,舉全市之力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建設,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科創能力和產業創新能力大幅提升,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市發改委相關負責同志表示,全市上下正以大抓工業、大抓產業、大抓項目為鮮明導向,利用好產業基礎夯實筑牢、戰略機遇交匯疊加、資源稟賦優越豐富、科研條件穩固提升等基礎條件,持之以恒錘煉實體經濟看家本領,用新型工業化的生動實踐展現鹽城擔當作為。

精準推進“三大任務”

產業向“新”發展提質

新質生產力落腳點在產業。站在新的起跑線上,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鹽城市堅持產業創新,推動傳統產業“向高攀登”、新興產業“向新發力”、未來產業“向前而行”,努力構建新質生產力載體,提升在全省全國乃至全球產業版圖中的地位和影響力。



機械、紡織、化工、建材等是鹽城的傳統優勢產業。鹽城市堅持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鼓勵企業應用新技術、引進新設備、采用新工藝、生產新產品,補齊短板弱項,推動傳統產業向中高端邁進,形成新質生產力。

在鹽城旭東機械公司,工人在加班加點工作,一批批油氣田鉆采配件不斷地從這里發往全國各大油田。“通過科技創新,企業生產能力比原來提高2倍,產品精度也提升到0.01mm,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公司負責人表示,企業之所以能取得現在成績,離不開數智賦能、向“新”發展,“第八屆石油石化裝備產業基地建設與發展大會即將召開,我們將緊緊抓住機遇,展示企業風采,與行業企業互動交流,和地方一起鑄就傳統產業發展新高度。”

擁抱新風口、勇闖新賽道。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新機遇和挑戰,鹽城把牢“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大要求,以“5+2”戰略性新興產業和23條重點產業鏈建設為主抓手,持續推進聚企成“鏈”、聚“鏈”成群、集群成勢,努力形成“優勢產業鏈+特色產業集群”發展格局。



擁有江蘇最長的海岸線、最大的沿海灘涂、最廣的海域面積和最廣闊的開發腹地,鹽城風能資源豐富、太陽能資源富集,未來“風光”資源可開發總量超6000萬千瓦,吸引了國家能源、遠景能源、天合、阿特斯等行業領軍企業“安家落戶”,實現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產業不斷蓬勃發展,長三角地區新型儲能產業示范應用集群變得更加可觀可感。

鹽城市還將扎實培育壯大新興產業,通過深入實施新能源汽車及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持續推進新能源產業融合集群發展試點建設,貫徹落實配套政策,打造一批千億級產業集群,實現產業體系整體競爭力迅速提升。

未來產業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重要部分,是生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依托現有產業基礎、市場前景、綠色資源優勢,鹽城市將積極培育第三代半導體、氫能、新型儲能、未來網絡、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聚焦創新研發和場景應用,力爭在關鍵領域、關鍵環節率先取得突破,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形成新產業領先優勢。

強化科技創新全面賦能

激發現代化產業體系新動能

現代化產業競爭的本質是科技創新能力的競爭。鹽城市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接續開展科技創新系列活動,召開全市科技創新攻堅年動員部署會,以科技創新開辟發展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力爭交出一份出色的科技自立自強鹽城答卷。

全市目前擁有省級以上企業研發機構671家,北京、上海、深圳等地5個“科創飛地”全面運營,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突破2300家,累計引進“兩院”院士83名、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選者208名、名校優生6000多名,與200多所高校院所建立合作關系。以科技創新為引領,鹽城正加快經濟結構優化和產業轉型升級,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科技創新只有起點,沒有終點。鹽城市為進一步提升全市科技創新發展能級頻頻發力:市領導帶著課題,接連走進科研院所和高校企業,尋求鹽城科技創新突破之路,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雙向奔赴”;市級層面發布《關于加快科技創新發展的激勵政策》,除拿出真金白銀的政策紅利外,也為全市科技創新企業指明發展方向;各級各部門精準對接企業需求,創新人才引進、培養和使用模式,用產業平臺留住人才。

“激勵科創的政策可操作性強,符合我們現階段發展訴求,真正能讓企業得到實惠。”江蘇神鶴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子賢仔細研讀政策,為政府的扎實舉措點贊,計劃適當調整發展規劃,從符合企業發展實際的技術研發、人才引進、市場拓展等方面精準發力,在行業領域開墾創新,以科技創新推動企業做大做強。


王葉州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