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徐州:一條路串起一片景帶富一方人

本報記者 蔡思祥

每逢節假日,到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呂梁山風景區自駕游的旅客絡繹不絕,這少不了一條農村公路——單棠路的功勞。有“全國美麗鄉村路”之稱的單棠路全長16.5公里,路面寬21米,貫穿呂梁山風景區,串聯起園博園附近花海、呂梁商業街、“十里杏花村”馬集村等一批旅游產業項目,是徐州“四好農村路”建設的典范和縮影。

不遠處,全長10.3公里的徐漢線是連接市區與漢王鎮的重要路段,沿線月亮灣田園綜合體、張竹坡故里、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等遺址景觀也吸引了淮海經濟區周邊城市不少游客,開辟了“農路變景點、農區變景區、農業變產業”的農旅融合新路徑,推動沿線實現“因路而興”“因路而富”“因路而美”。

近年來,徐州大力推進“農村公路+”建設,充分結合各地產業布局、資源稟賦等特點,將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工程與國土空間、產業發展、鎮村布局規劃等有效銜接融合,實現了農村公路從顏值到品質的蛻變,為徐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有力支撐。

公路+風景

美麗鄉村催生“美麗經濟”

據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徐州自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建設以來,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去年新增省級特色田園鄉村14個、綠美村莊37個,省級生態宜居美麗示范鎮村66個,新增中國美麗休閑鄉村1個、中國美麗鄉村休閑旅游行精品景點線路1個。

一條條希望之路,一頭連接著碧水青山,一頭連通著億萬民心,不僅讓農民的錢袋子鼓了起來,更是串起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來,徐州著力打造形成“農村公路+”發展模式,賦能鄉村振興“加速跑”。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全市農村公路總里程近1.4萬公里,橋梁3620座,行政村雙車道四級公路覆蓋率達100%,農村公路三類及以上橋梁比例達99.8%。去年徐州新建“戶戶通”道路1652公里,普通國省道、農村公路優良路率均超省下達任務。全市“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創建數量達到3個,位居蘇北首位。銅山區308縣道徐漢線獲評第三屆全國美麗鄉村路。

“春日游,杏花吹滿頭”。銅山區伊莊鎮馬集村坐落于呂梁山腳下,緊鄰單棠路,“三月賞杏花,五月摘金杏”是這里的特色鄉村游品牌。每年三月,徐州呂梁風景區杏花盛開,都會吸引徐州及周邊不少游客前來觀賞游玩。

路好了,人來了,杏花村旁的農家樂也紅火起來了。穿過一片高大的杏樹林,循徑而去,村民老夏正忙著打掃衛生準備迎接高峰期游客的到來。“過去路面破損嚴重,車進不來,好景也難賞。”他告訴記者,這幾年馬集村投資1600多萬元,將村里的道路加寬到12米,道路綠化也提檔升級。經過全面提升改造,不僅道路平順寬敞,更讓沿線景點串成線、連成片,來這里的游客數量翻了好幾番。

近年來,銅山區以美麗鄉村建設為載體,大力發展鄉村休閑旅游,入選“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銅山區以呂梁風景區、漢王片區、微山湖片區為核心,培育出10條鄉村休閑觀光精品線路,促進城鄉文旅消費。2023年,銅山假日文旅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全區鄉村游客接待量位居全市第一。

借助四通八達的農村公路,徐州更多沉睡于鄉野山間的好山好水好風光被喚醒,鄉土文化得以更好地呈現在人們面前。以農村公路建設為基礎,“美麗經濟”在越來越多的鄉村開花結果。

公路+網路

“網貨”下村“土貨”進城

一條路能夠帶動一項產業,一條路能夠致富一方百姓。徐州日漸通暢的鄉村路網,改善的不僅是群眾的出行條件,更讓城鄉發展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沿著新沂市草橋鎮“十里生態長廊”行駛,遠處是一望無垠的高標準農田,近處沿路分布著草橋鎮工業園區,毛豆、菊花等特色產業基地,這條路的建成對草橋鎮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有著重大意義。草橋鎮一位毛豆種植大戶告訴記者,徐州毛豆看新沂,新沂毛豆看草橋。這里的鮮食毛豆已形成規模效應。近年來,鎮里的鄉道好了,農村物流更加便捷,毛豆運輸不再受道路限制,一包包鮮食毛豆通過冷鏈車運出去,遠銷國內外。

日益完善的農村物流網絡,讓“人暢其行、貨暢其流”的夢想成為現實,進一步激活了農業農村的發展潛力。草橋鎮還利用交通便利的條件,推動豆油、醬油、啤酒、茶飲等深加工項目成長為產業集聚“強磁場”。在做強做優沂岸花卉、伊例家等省級農業龍頭企業的同時,爭取創建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引導房場綠能、堰頭寵物電商等19家規模化農業企業提級擴產,全力爭創“草橋毛豆”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在鮮食毛豆加工收儲、葡萄花卉種植等富民產業上不斷擴面增量,讓越來越多的老鄉們行駛在村強民富的大道上。

水蜜桃的最佳食用時間只有五天,過期口感就會變差。在時集鎮徐偉家庭農場,農場主徐偉告訴記者,經過多年努力,新沂市的交通運輸條件不斷改善,村里也修了鄉村路,現在冷藏車可以直接開到水蜜桃采摘的田間地頭,實現了果品的全程冷鏈運輸,既提高水蜜桃的品質,也提升了價格。

在賈汪區馬莊村香包文化大院,繡女們針尖“生花”,繡出一個個精美的香包。為了讓馬莊香包更好“走出去”,村里還組建了直播運營團隊拓寬香包銷路。

“香包‘走出去’,道路運輸是基礎。近年來道路越建越好,物流車來往方便,香包產業走上了發展‘快車道’。”馬莊村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文化大院里設有郵政快遞點,產品在顧客下單當天就能寄出。如今,馬莊村香包產業年均產值達800萬元,越來越多的村民通過“小香包”充盈了“荷包”。

依托公路,電商在廣袤農村遍地開花,不僅實現了“土貨”進城,還讓“網貨”下了鄉。一個個村淘服務站通過物流貨車、農村客運班車將城里的商品送至村民手中,還可以免費幫村民售賣土特產,實現“網貨”和“土貨”購銷的雙向流通。

“道路通暢后,可以直接送到我們村里,我們的煎餅、咸菜和草莓等土特產也可以進城了。”常年售賣汴溏煎餅等土特產的村民宋江超說,交通便利讓他輕松了不少。“現在我只需要專心收購,不用操心銷路了。”

從過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到如今“出門水泥路,抬腳上客車”,一條條農村公路成為鄉親們的致富路、幸福路。農村公路網絡越織越密,遍布農村、連接城鄉,為徐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提供了堅實保障,為推進鄉村振興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打下了重要基礎。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