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射陽:向“新”提“質”立潮端,激活產業發展“驅動力”

從春天出發,向未來奮進。放眼鶴鄉大地,一個個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重大項目正加快推進,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發展的力量與春天的生機交織成一幅壯麗畫卷。

今年全國兩會,“新質生產力”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發展新質生產力成為“等不起”“慢不得”的必答題。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正以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因地制宜、創新突破、經略海洋,以向“新”而行的決心和“質”勝未來的底氣,加快搶抓發展制高點、掌握發展主動權,讓一幅熱烈升騰的發展新圖景在全縣上下鋪展開來。

向海圖強,奏響藍綠交織“協奏曲”

一臺臺海上風機迎風轉動,一片片光伏板追光而生,將取之不盡的風光資源就地轉化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所需的綠色動能……射陽港低(零)碳產業園內,綠能涌動。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射陽打出“海洋牌”,加快提升產業發展的含新量、含綠量、含金量。今年2月19日,該縣召開“新春第一會”——全縣新型工業化暨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正式出爐,提出加快構建“352”現代海洋產業體系,重點打造臨港產業、能源產業、海洋漁業、未來產業四大產業集群,到2026年全縣海洋產業生產總值達500億元、占全市25%,2030年突破850億元、占全市30%,打造國家級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加快建設海洋強縣。

海風無盡,逐“綠”而行。依托資源稟賦,射陽以綠色低碳為導向,堅定以綠電培育海洋產業,重抓低(零)碳產業園建設,今年2月底正式運行中能研零碳及新能源產業研究院,4月底實現6兆瓦秾晨項目綠電接入,5月份對外發布零碳園區建設地方標準,7月份落地國網智慧大腦、電碳耦合數字化平臺,年內建成國家級綠色園區。

把綠能優勢轉化為勝勢,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實現率先突破,射陽上下信心十足。“港開區將加快打造海洋數字孿生平臺,推動遠景、長風、大連重工等鏈主企業智改數轉網聯,年內新增市星級企業超10家。加快打造海洋產業研創平臺,6月份引入中科院團隊開展低碳零碳負碳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落地,全年新增省級以上智能車間工廠、專新特精企業超10家。”射陽港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陳雙喜表示。

建強載體,激活產業發展“驅動力”

發展新質生產力,離不開創新引領,但科技創新的“牛鼻子”該怎么抓?射陽以加快打造創新平臺為統領,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向科技要發展、向創新要效益,發展后勁不斷增強。

去年6月,射陽縣聯創中心正式揭牌運行,設置“線上+線下”展示大廳,出臺專門的入駐政策與管理辦法,加強績效管理,全力打造集科技服務、創業孵化、人才載體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創新平臺。

“原來要自己去找高校、找團隊,經常花費數月,實際效果還不理想。”佰維高生物科技是一家處于孵化階段的初創公司,公司負責人坦言,入駐射陽聯創中心,不僅能背靠北京大學射陽專碩實習基地、東華大學研究生工作站、中國礦大產學研實踐基地等雄厚科研實力,還能通過招商信息發布中心的產業鏈協同線上平臺,尋找到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從而“足不出戶”便能完成產品材料交易、生產設備升級維護、上下游配送等各項需求對接,讓“創新花”快速結出“產業果”。

向創新要新質生產力,已經成為更多企業的自覺。走進射陽經濟開發區的鹽城益維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由該公司自主研發的國內首條LED顯示智能智造生產線已投入生產,通過智能生產線的導入,公司生產已實現智能拆卸、組裝、測試,生產效率提升約30%。“今年我們公司將繼續加大投入,提升設備自動化程度,產品向輕薄、節能、高亮度、全彩化、標準化、規范化方向發展,打造LED顯示產品行業標桿企業。”公司運營管理部經理周麗麗說。

當前,射陽縣積極推進射陽港零碳產業研究院建設,發掘和培育零碳及新能源行業前瞻性新技術、新模式,推動零碳園區產業升級;繼續推進南大研究院、河德智能裝備研究院達標建設;大力支持企業創新平臺培育,支持宇鵬新材料、金剛星等企業設立省級研發中心,實現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新躍升;做強科創中心,整合各類科創資源,搭建“科技大服務”格局,一站式一體化提供綜合科技服務……發揮特色、驅動發展,射陽縣接續向前,“藍色引擎”動能澎湃。

揚長優勢,培育更多經濟增長點

勤勞奮進的射陽人,敏銳感受到產業發展的新趨勢,立足自身資源稟賦,率先招引適合“本土體質”的產業賽道,聚焦風電裝備、動力及儲能電池、高端紡織、糧油果蔬加工4條主導產業鏈,加快推進精密結構件、光電顯示、新能源汽車及核心零部件3條潛力產業鏈,讓“4+3”重點產業聚鏈成勢、集群發展,加快催生新質生產力。

全國首臺“碳中和”海上大兆瓦風機在射陽港低(零)碳產業園正式下線;比亞迪動力電池供不應求;高端紡織產品走向世界......越來越多的龍頭企業集聚到射陽。目前,射陽縣高新新技術企業總數已達162家,完成高新技術產值204.75億元,較上年增長4.3%,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達32.9%,高新技術企業已成為該縣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支點。

“今年將招引科技型企業100家,新增國家高企40家,雛鷹和瞪羚企業10家;全社會研發投入達22億元;新增技術交易合同成交額23億元;組織產學研對接30次;實現外國高端人才正增長;新增省級新型研發機構1家、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省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55%。”射陽縣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新能源、電子信息、海工裝備......眼下,發展新質生產力這篇大文章已在射陽破題,形成先發優勢。今年,該縣將構建以百億級企業為龍頭、10億級企業為骨干、億元級企業為支撐的“大企業群”。培育開票銷售超百億元企業1家、超30億元企業5家、超億元企業110家,新增規上工業企業80家以上,確保全年實現全口徑工業開票900億元以上,2025年實現工業開票超千億元目標。

從實際出發、從創新入手,射陽縣正立足本地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追藍逐綠、實干爭先,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