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假期,江蘇南京、鹽城、淮安、蘇州、鎮江、連云港等市公共圖書館不但不“打烊”,還策劃推出了共讀繪本、“預防校園欺凌”法治講座、非遺市集等一系列接地氣、有特色的活動,吸引了大批中小學生和學生家長前來一邊閱讀、一邊參加活動。圖書館成為節日期間城市一道迷人的風景線。
數字化時代,人們閱讀形式、空間不再局限于紙質閱讀和傳統的場所,許多平臺、資源、信息技術為數字化時代閱讀提供了諸多便利。由此,一些人認為,進入“讀屏時代”,公共圖書館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樣重要。于是,有的地方公共圖書館開放時間逐漸縮短,甚至經常閉館,圖書更新速度也變慢,乃至可借閱的新書很少,甚至有的地方干脆將公共圖書館出租給他人開飯店、酒店,嚴重削弱了公共圖書館的功能。
其實,信息化時代,公共圖書館的地位不但不能削弱,還要進一步提升。圖書館大量的紙質圖書、期刊,便于隨便查閱、做筆記,幫助讀者更加高效地進行學習和研究,這是數字圖書無法比擬的。圖書館安靜的讀書環境和研究氛圍,便于人們靜下心來,投入其中,感受文字背后的溫度;在圖書館閱讀自己感興趣的紙質書,通過抄一抄、寫一寫、想一想、記一記,有助于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另外,閱讀紙質圖書,還有利于保護視力,養成良好閱讀習慣。
公共圖書館不僅是一個閱讀、圖書借閱場所,還是一個重要的涵養文化場所。今年“五一”假期,金陵圖書館聯合江蘇大劇院開展的“當繪本遇上戲劇”創意閱讀,館員帶領孩子們了解戲劇藝術、戲劇與繪本閱讀的關系后,接著共讀繪本《一片葉子落下來》,通過肢體表演感受一棵樹的生長與四季變換,讓孩子們深刻體會書中“生命的故事”;南京圖書館邀請知名律師,以講座的形式教學生如何“預防校園欺凌”,讓大家深刻體會到校園欺凌行為對受欺凌者所造成的生理和心理傷害。
圖書館作為重要的公共空間,為讀者提供免費的借閱服務,打造“知識面前人人平等”的氛圍,使得知識獲取更加公平和普惠,讓不同身份職業、熱愛讀書的人找到精神家園。圖書館為人類提供精神食糧,插上想象的翅膀,人類豐富的想象力又會賦予圖書館新的生命力。我們有理由相信,無論時光如何流逝,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圖書館依然是傳承文化、知識和歷史的場所,是思想和精神行走歇腳的好去處,圖書館的“書香”必將更加沁入人心,是一道亮麗永恒的風景線。
(孟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