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會友,以展帶商。第二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5月23日至27日在深圳舉辦。作為以新質生產力賦能文化產業繁榮發展的關鍵舉措,本屆文博會以創辦20年為契機,加大創新力度、加快轉型升級,著力提升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數字化水平,力爭辦出新特色、新亮點、新成效。
“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用文化撬動產業、用產業發展弘揚文化,是擔負新的文化使命的鮮活樣本。“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綿延五千多年、輻射神州大地,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展示規模從首屆的4.5萬平方米擴大到今年的16萬平方米,線下展商數量從700多家增加至3076家,參會國家和地區從10個增加至108個……歷經20年的發展,文博會一路成長,以鮮明的文化氣質和堅定的文化堅守,讓文化“活起來”“味更濃”,不斷煥發新活力、展現新氣象,成為助推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臺、擴大文化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
中華文明延續著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更需要與時俱進、勇于創新。“九色鹿”布偶、“馬踏飛燕”玩具、蘇繡、香云紗,等等,近年來,文博會每年都會吸引國內外超10萬種文化創意產品、4000多個文化產業投融資項目在現場進行展示與交易,取材自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創產品讓文化從文博舞臺走進千家萬戶。本屆文博會設立“文創中國”專題展區,匯聚來自故宮文創、北京工美造辦、景德鈺青、字在、學古等頗具代表性文創機構300余件文創產品,展示中華民族的獨特精神標識,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
文脈賡續靠的是薪火相傳,也要依靠科技力量。科技感十足的文博會,讓人們對包括“數字化”在內科技新力量愈發充滿想象、滿懷憧憬。光峰科技、絲路視覺、科大訊飛、雷曼光電等國內前沿文化科技、文化裝備制造、人工智能企業參展;設立AI大模型集中發布推廣區,展現文化領域新質生產力廣闊發展前景……技術的注入讓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獲得源源不斷的動能,科技的加持給中華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羽翼,文化五彩斑斕,科技突飛猛進,文化產業“頂流”和“新勢力”同臺競技、百花齊放,“文化+科技”新業態為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提供了更大市場潛力、更多進步空間。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始終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追“新”前行、逐“新”而興、向“新”圖強,文博會展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最新成果,記錄中國文化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步伐,展現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蓬勃生機。著力為新質生產力企業、機構搭建展示交易平臺,促進業界交流融合,科技賦能挖掘、活化和利用,文化產業發展“枝繁葉茂”,煥發萬千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