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數字賦能 | ②數實融合新篇章:江蘇實體經濟的數字蛻變

編者按:

第七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之際,江蘇作為主賓省之一參會,江蘇省數據局會同省委網信辦、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通信管理局等部門組織企業參加現場體驗區展示,策劃推出《江蘇·數字賦能 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重要陣地》系列報道,聚焦江蘇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有力推動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生動實踐,剖析數字浪潮下的“江蘇路徑”“江蘇方案”,探討數據要素如何“乘”出發展新動能,共繪美好數字未來。

如果把一座城市、一個省份比作參天大樹,實體經濟就是其深埋地下的根,根深才會枝繁,根深才會葉茂。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面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實體經濟的乘勢而上,離不開與數字經濟的深度融合,離不開應用新一代數字科技,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的改造。

江蘇作為經濟大省,實體經濟是“看家本領”,制造業規模多年保持全國第一。而新形勢下,一條條流水線插上智能化的翅膀,一座座工廠擁有數字化的大腦,江蘇的實體經濟正經歷一場數字蛻變,大跨步地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轉型重構 傳統產業迸發新動能

鋼鐵是一個傳統的行業,第三版人民幣五元紙幣的正面就是一個典型的煉鋼工人形象。而如今,南鋼利用“智改數轉網聯”,一個數字化的鋼鐵企業展現在世人面前,一改鋼鐵行業的傳統形象。


進入南鋼智慧運營中心,一塊碩大的屏幕占據了所有的視野。

“我們采用‘工業互聯網+數據治理’的邏輯,利用工業數字孿生技術,將我們在實體世界里的每一座工廠,在虛擬世界里面演化成數字工廠”,站在智慧運營中心的大屏前,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徐曉春向記者介紹。屏幕上,一個個工廠與生產線的實時數據盡收眼底,相關提示在不時地閃爍。

目前,南鋼依據“一腦三中心”的頂層設計,不斷推進現代化創新。南鋼智慧運營中心這塊屏幕所呈現的,就是核心的工業大腦,并以鐵區、鋼軋、能源三中心為支撐,在對26條生產線以及16個業務部門充分的數字化后,在工業互聯網平臺上進行融合,推動了整個鋼鐵產業生產制造與經營。



而在這些數實融合舉措的背后,是南鋼面對高質量發展、產業鏈上下游原有生產運營模式發生重構的主動轉型。

以船舶這一重要下游產業為例,傳統模式下,鋼鐵企業將整批的鋼板生產出來,根據造船企業的訂單,從庫存中取貨交付。新形勢下,造船企業將船舶分段制造,所需鋼材的類型和品質各不相同,給鋼鐵企業提出了精準供貨的新要求。

面對鋼鐵業態迎來重構,南鋼提出了C2M+JIT模式。C2M模式使客戶的導向拉動生產制造,JIT模式即按照客戶的需求在規定時間,把規定產品送到規定位置,實現這兩種模式的方法便只有數字化。通過數字化技術,南鋼實現了生產計劃、生產組織、設備管理、庫存管理、營銷管理、運輸和客戶的生產計劃需求計劃相結合,對企業和整個產業鏈運行產生了新的動能。



與此同時,還有很多傳統的做法正在被顛覆。比如鋼材的性能,以往需要生產之后進行取樣和破壞性試驗,如今憑借生產全過程的數據采集和大數據建模,人工智能分析質量性能,并利用區塊鏈直達客戶手中。據徐曉春介紹,近年來,南鋼質量成本下降10%,研發效率提高了20%,客戶供應鏈總周期下降了3%,全員的勞動生產率和效率居于全國前列。

以全國第二十一名的鋼鐵的產量,效益達到了全國第九,得益于南鋼 “創建國際一流受人尊敬的企業智慧生命體”的愿景,“一切業務數字化”“一切數字業務化”的數字化轉型戰略,以及產業智慧化和智慧產業化的宗旨,是江蘇數實融合的生動案例。



創新發展 大國重器綻放新活力

與南鋼相似,江蘇的眾多實體經濟、傳統產業企業,把數實融合作為頭等大事。在“中國工程機械之都”徐州,營收超千億的徐工集團將“智改數轉”作為董事長“一號工程”,旨在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數智新動能。



針對智改數轉,徐工制定了 “六經六緯”藍圖路徑規劃。從“六經”的研發和創新、供應鏈、智能制造和質量、營銷和服務、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到“六緯”的集團管控模式、國際化管控模式、流程管理體系、經營管理體系、數據治理體系、數字化體系,全面建立起集團級矩陣式流程管理機制,強化業務流程數字化。徐工機械副總裁蔣明忠在《財富》中國500強峰會上表示,企業的“智改數轉”,在頂層設計上就要系統推進,上下左右全環節、全鏈條齊頭并進,這樣才可以有效保證價值鏈環節的全流程貫通。

在徐工自主研發的漢云工業互聯網平臺上,滾動著一串串數據,點擊設備,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臺設備的情況;點擊當前工況,可以看到這臺設備的發動機轉速、水溫、油壓、力矩百分比等;點擊工作日歷,可以看到每天的設備工作時長,評估客戶的經營情況。



在西藏昌都的采礦場,一臺XE690DK挖掘機轉速偏低。與此同時,數據就已經在2700公里外的江蘇徐工挖機智慧服務管理平臺顯示,并自動觸發預警提醒。工作人員遠程編碼刷新程序,增加了機器的進氣量,5分鐘后,發動機便恢復了轉速,這就是 “漢云”上施工設備的日常維護場景。

以徐工挖機為例,最快8分鐘就有一臺挖掘機下線,奔向全國各地。在此過程中,焊接、加工、涂裝、裝配均實現了智能制造,實現了生產效率的翻倍。而143萬臺“徐工造”設備鏈接在數字底座上,通過大數據采集分析,進行“設備畫像”、生成“體檢報告”,面向管理端的“遠程智慧平臺”和面向客戶端的“徐工e修”等2萬余個應用界面,讓徐工從一家制造業企業轉型為智能化解決方案服務商。

智能化與數字化在生產環節賦能徐工,在售后環節賦能客戶,也使得徐工的產品在應用環節賦能場景。徐工集團錨定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向,無論是刷新由自己創造的千噸級起重機研發紀錄,還是大型化、自動化、無人化的礦用運輸車,以及研發光伏、儲能、新能源車輛,徐工是江蘇數實融合的受益者,亦是數實融合事業的貢獻者。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全面推進數字江蘇建設產業,江蘇數字化轉型成效明顯,持續深化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培育具有產業鏈競爭優勢的“智改數轉網聯”標桿企業,開啟數實融合新篇章。全省新增國家級“數字領航”企業5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20家、5G工廠97個、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達標企業1448家,數量均居全國第一;培育省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270多家。

正如徐曉春接受采訪時表示,江蘇擁有雄厚的科研技術力量、優良的基礎設施建設、龐大的人才優勢,再加以政策的引領和支持,在實體經濟的數字化轉型方面一定能創造出更大的貢獻。“同時,我們認為新興產業也會有一個蓬勃的發展,包括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能源環保,也為未來的超前產業打下了基礎。”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