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穿梭麥浪滾滾,3500多萬畝小麥進入收獲季;港口碼頭汽笛聲聲,“新三樣”揚帆出海;科研院所動能澎湃,為新質生產力打開“源”創之門……不負深情厚望,肩負信任重托,江蘇以“新”開局,破量求“質”。(5月30日中國江蘇網訊)
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發展新質生產力已經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是新時代新征程必須回答且必須答好的時代命題。江蘇擔負著在全國經濟發展中挑大梁的重大責任,“使江蘇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的期望,也是江蘇發展的目標追求。
對標新的使命要求,今年以來,江蘇全省上下滿懷感恩之心,匯聚奮進之力,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引,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鼓足干勁拼經濟促發展,尤其在經濟增速承壓之下,壓力與挑戰并存的情況之下,我們仍然能夠看到,江蘇一季度經濟運行“穩”的基礎更加鞏固、“進”的態勢愈發明顯,江蘇正在奮力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努力以新質生產力為高質量發展破題起勢。
牢記殷殷囑托,踐行使命擔當,關鍵還在于落實。今年的“新春第一會”,江蘇聚焦產業科技創新。會上明確,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重點要統籌做好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兩篇大文章,高度重視“從0到1”的科學發現,著力推動“從1到100”特別是“從1到10”的突破和轉化應用。不僅如此,為更好推動產業創新,營造更好的干事創業環境,今年,江蘇在42條政策舉措和28條增量措施的基礎上,延續實施支持先進制造業、小微企業發展等階段性減稅降費政策,推動更多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達快享”,使各項惠企利民政策得到有效落實。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既是發展命題,也是改革命題。而且,我們都應當清醒地認識到,發展新質生產力不能新瓶裝舊酒,應當結合自身的發展實際,因地制宜。為此,江蘇堅持向改革要活力,在開放創新機制的不斷完善、資源的雙向流動中更好融入全球科技創新浪潮,為實現更好發展創造更多可能。當前,江蘇正通過建設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不斷擴大制度型開放,為培育新質生產力“再提速”,奮力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為我國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牢牢占據中高端位置提供有力支撐。
實干為先,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一項長期任務、系統工程,涉及方面較多,只有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才能激蕩起澎湃的奮進力量,攜手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馬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