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畢業季來臨,高校學子們懷揣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開啟“求職”模式。各地紛紛拿出“硬招”“實招”千方百計促進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助力“夢想照進現實”。
作為就業大省,一直以來江蘇把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并舉,政策支持與服務保障并重,普遍服務與重點幫扶并行,確保絕大部分的畢業生在離校前后能夠落實畢業去向,確保青年就業形勢的總體穩定。2023年,“新開發10萬個就業見習崗位”被納入江蘇省年度民生實事項目。去年全省累計開發高質量就業見習崗位22萬個,完成全年任務目標的220%;全省累計組織見習人數9.5萬人,發放見習補貼2.06億元,與時俱進繪就了生動的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現實模樣。
高校畢業生作為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其職業選擇直接關系到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各地必須加大政策引導,拿出真金白銀的政策開拓就業“大舞臺”,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針對目前大城市的就業現狀,可以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到農村就業,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結合西部幫扶計劃,鼓勵畢業生積極參與支教工作;對于不斷涌現的新業態新職位,鼓勵畢業生敢于嘗試、敢于挑戰,并做好相關培訓工作,讓畢業生在新賽道追夢起航。
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部門、高校、企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各地要建立健全畢業生就業協同機制,搭建一體化就業平臺,積極探索就業資源共享新模式,有效拓展崗位資源、精準匹配就業需求。立足精準就業,各方聯合舉辦特色專場招聘會以及專項就業行動,避免“大海撈針”式的找工作;持續深化優化產學研一體化機制,確保實現產業鏈、教育鏈、就業鏈的無縫對接;以數字化賦能就業,創新研發推介“云就業”模式,讓畢業生與企業“沉浸式”相互了解,促成高效率就業。
促進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既要做好“外援”,也要幫助他們“練好內功”。要進一步做好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工作,通過就業前輔導、“一對一”就業幫扶以及按需就業培訓等舉措,確保畢業生順利實現就業;要鼓勵畢業生創業就業,優化創業環境并提供相應的金融、稅費等扶持政策以及專業指導,助力創業成功;在做好畢業生就業“店小二”式服務的同時,還要通過宣傳教育、主題教育、專題講座、心理輔導等舉措,讓畢業生增強信心、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激勵廣大畢業生以青春之我矢志奮斗、建功立業。
奮斗的青春最亮麗。搶抓畢業生就業關鍵期,千方百計拓展就業渠道,鋪好畢業生從“好就業”到“就好業”之路,讓青春之花綻放絢麗光彩。(金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