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南通:農貿市場煥新顏 小小“菜籃子”拎出滿滿幸福感

“停車場布局更合理了,標識清楚,路面也更加干凈整潔了。”日前,南通市通州區石港農貿市場北側停車場升級改造后正式投入運行,進一步完善了農貿市場周邊配套建設,提升了市場整體形象,讓居民購物更加便捷、舒適。20日,不少前來買菜的群眾由衷地發出稱贊。

農貿市場,一頭連著大小商戶的“飯碗”,一頭連著千家萬戶的“菜籃子”。近年來,通州以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指數為宗旨,堅持以小切口改善大民生,投入3000萬元,高標準推進全區農貿市場提升三年行動工作,統籌推進農貿市場改造提升項目,實現了設施優化、環境改觀、秩序改善、市場增多等顯著變化,讓群眾的小小“菜籃子”拎出滿滿幸福感。

顏值煥新,環境更加舒適

“新建的農貿市場環境很好,功能也多,買菜時心情都變好了。我家就住在附近,買菜方便多了。”6月20日,在金新街道沁園農貿市場里,前來買菜的市民邢瑞平高興地說。

沁園農貿市場是在金新街道原世紀聯華超市地址上新建的室內智慧農貿市場,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今年2月動工,4月完成建設,5月正式開業。

走進沁園農貿市場,只見門口環境整潔、非機動車輛停放有序,市場內地面干凈清爽,鮮肉區、蔬菜區、水果區、水產區等功能分區布局科學合理,各攤位擺放整齊衛生。

“農貿市場改造是為了方便老百姓,老百姓需要什么,農貿市場就提供什么。”沁園農貿市場負責人王斌介紹,新市場原址上本來是個廢棄兩年多的老超市,附近居住的老年人比較多,但沒有配套像樣的市場,買菜很不方便。目前市場內設立了30個攤位、10個內店面、9個外店面,主要經營蔬菜水果、禽肉蛋類、面點熟食、糧油調味品等,為周邊居民提供一體化服務。

智慧升級,消費更加安心

6月20日上午,走進位于金沙街道的通州第一集貿市場,門口的電子大屏滾動播放公益廣告、第一集貿市場農產品快檢公示信息,值班室內的顯示屏上清晰呈現著市場交易情況等,從各攤位上方的顯示屏可以看到商戶信息及今日菜價等,每個商戶還統一配置了電子“公平秤”。

農貿市場的升級不僅停留在市場環境上,數字化智慧化升級,也讓市民的幸福感不斷提升。今年3月,通州第一集貿市場著手進行數字化智慧化升級,投入60萬元,引進185臺攤位顯示屏、185臺電子秤、6套液晶廣告屏。5月底6月初,智慧化系統開始試運行,目前正在逐步調試。通州第一集貿市場管理負責人曹建華表示,該市場通過智慧溯源、智慧公示、智慧檢測等方式保障了食品安全,還針對商戶證照資質、投訴處理記錄等方面,打造了標準化銷售流程,農貿市場變得越來越“聰明”,百姓的“菜籃子”也拎得更放心。

“現在的一貿市場,百姓能看到當天菜價、菜品檢測等信息,對他們來說,買菜更公平公正、吃得更放心。對商戶也起到了比較好的監督作用,遏制了‘鬼秤’‘缺斤少兩’現象的產生。”在通州第一集貿市場經營副食品批發冷凍業務的商戶邱訓華說。

沁園農貿市場則運用信息化技術,引入了“智慧停車系統”,通過大數據分析空余車位、車流量、停留時間等信息,幫助群眾合理安排出行,減少停車等候時間,也為農貿市場精細化管理提供數據支撐。

管理升級,改造效果立顯

“以前我在金沙街道金余村菜市場的路邊擺攤,一貿市場的自產自銷區建好后,我就轉過來了。”6月20日,在通州區第一集貿市場自產自銷區賣菜的曹桂平一邊剝黃豆一邊告訴記者,以前在路邊擺攤,也擔心會影響交通,碰到刮風下雨就特別不方便,“一貿這邊劃出了一條長長的巷子,作為自產自銷區,也布置了攤位,太陽曬不著,刮風下雨也不怕,感謝政府為我們做了件大好事。”

2015年,通州區第二集貿市場在東側設置了一處1000多平方米的自產自銷區,預留了約130個攤位,目前實際經營約有80戶,大大緩解了二貿市場周邊流動攤點管理壓力。通州區第二集貿市場管理負責人金莉說:“流動攤販定點經營模式,不僅解決了菜農們無處落腳的難題,減輕了執法人員的工作壓力,也有效預防了矛盾的發生。”

據悉,通州第一批農貿市場改造共21家,第二批改造共18家,截至目前,第一批已改造完成19家,第二批正在陸續推進中。

通州農貿市場結合原有特色進行提升,融入智慧化、信息化管理平臺和長效化管理手段,凸顯市場文明味和煙火氣,讓居民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