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江南迎來火熱夏天。江蘇無錫,以“滿格”狀態拉滿施工“進度條”——
總投資逾百億元的利電五期項目施工現場,機器轟鳴聲穿透雨幕,工人們忙碌的身影在雨中格外醒目,項目計劃新建兩臺1000MW高效清潔燃煤發電機組,投產后每年可向社會提供電力約88億度,且相較于一期機組,每發10億度電可減少約14.4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投資百億的遠景動力智能電池二期項目,現代化的廠房已經拔地而起,目前正在辦理廠房竣工驗收手續,這里將布局行業行業最先進且完整的工藝技術,建成后可年產三元鋰電池達15GWh,為海內外頭部車企客戶提供最新一代的電池產品。
有效投資是經濟增長的“關鍵驅動力”。今年以來,無錫工業投資增勢強勁。2024年1-5月,全市工業投資同比增長21.6%,增速位居蘇南前列,高于全社會投資增速12.2個百分點,拉動全部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4個百分點。
新興動能蓄勢
工業是新質生產力勃發的主陣地,今年以來無錫工業投資增勢強勁,其中代表新質生產力的高技術產業投資尤其亮眼。1-5月,全市高技術產業完成投資同比增長19.5%,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3.7%,占全市制造業投資的比重為55.7%,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1個百分點。業內專家分析,數據應證了無錫經濟結構正在發生積極變化,以數字、智能、超算、新能源等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今年,無錫地標產業“大動作”頻頻:4月,盛合晶微三維多芯片集成封裝項目FAB3生產廠房正式開工建設,一個月后超高密度互聯三維多芯片集成封裝項目暨J2C廠房又正式開工。項目投產后將新增硅片級先進封裝每月8萬片,三維多芯片集成加工每月1.6萬片的生產能力,無錫在集成電路封測領域的產業競爭力和話語權都將得到進一步增強。5月,健適無錫二期項目正式開工,未來五年預計創造超60億元產值……
商業航天,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今年無錫未來產業的發展更是驚喜連連,在剛剛落下帷幕的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藍箭航天作為主要完成單位,項目喜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藍箭航天與無錫結緣已久,今年五月,藍箭航天運載火箭智能制造產業基地項目在惠山區完成奠基,公司董事長兼CEO張昌武對無錫項目信心滿滿:“藍箭航天智能制造基地將在明年上半年完成主體工程的建設,并期望在2026年投入到批量化生產。”
項目既是加快實現無錫商業航天產業“乘勢升空”“飛向云端”的又一助推,也是無錫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又一新成果。
政策引領與示范效應
高技術產業投資保持較快增長,既有市場的力量,也離不開政策的引導。在無錫,工業設備更新、技術改造、數字化轉型等政策導向和示范效應正在釋放并逐步顯現。
以工業設備更新為例,今年5月,《無錫市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出臺,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以更接地氣、更貼近需求的“路線圖”推動工業領域的設備更新,目前已對全市工業企業1000萬元以上設備更新項目進行了摸排——全市目前共有108家企業納入全省制造業貸款項目儲備庫,設備更新類貸款需求金額達181億元;有132個項目納入2024年度技術改造補助項目儲備庫,撬動技改投資65.6億元。無錫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左保春介紹,到2027年,要推動全市工業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30%以上。
在數字化轉型方面,當前人工智能成為新的生產工具,以工業互聯網為支撐的智能化工廠正在鋪開。無錫進一步發揮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能力中心作用,實施企業數字化免費診斷,2023年以來服務制造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超千家次。截至去年年底,全市擁有全球“燈塔工廠”3家,省智能工廠30家、智能車間353個,兩化融合發展水平73.2超全省平均、國家級智能制造優秀場景全省第一。
投資建設加快,背后是政府“真金白銀”的支持。今年以來,無錫加快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實施意見、推動傳統產業煥新升級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相繼出臺,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構建支撐實體經濟發展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切實發展壯大新質生產力,增強經濟增長的動力和后勁,提高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
工業投資是信心的標志也是拉動工業增長的動力源頭,一個個新項目的進駐、一枚枚新投資的落子、一項項新技術的改造,無錫新質生產力新版圖正在加速重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