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江蘇省高水平醫院建設暨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推進會在南京舉行。省內高水平醫院牽手“國家隊”,與11家國家醫學中心、9家國家級科研院所和全國重點實驗室達成合作,現場共簽署48份“高含金量”合作協議。下一步,江蘇將持續增強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責任感使命感,以高水平醫院建設為抓手,著力建體系、強基層、補短板,用心用情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雙向奔赴,“院士天團”點贊江蘇醫療
凝心聚智,精準發力。此次江蘇省高水平醫院建設暨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推進會瞄準“高水平”、澎湃“新動能”,讓省內醫院擁有高水平醫院建設的“院士顧問”,為《江蘇省高水平醫院建設實施方案》按下“加速鍵”。“頂級智腦”與江蘇高水平醫院雙向奔赴,大會現場,“院士天團”頻頻點贊江蘇醫療力量。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認為,高水平醫院是解決人民群眾疑難危重癥診療、開展重大疾病防治科學研究、培養優秀人才的主陣地,也是衡量一個地區醫學綜合實力和水平的重要標志。江蘇啟動高水平醫院建設非常及時、十分必要。著眼老百姓就醫“大病不出省”目標,江蘇持續發力,努力在建設高水平醫療健康服務體系上開創新局面。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國際癌癥研究院院長、蘇州大學蘇州醫學院院長詹啟敏和江蘇緣分頗深,他1984年畢業于蘇州醫學院,2021年回到蘇州擔任蘇州醫學院院長。作為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院士顧問”,在詹啟敏看來,江蘇高水平醫院建設是江蘇醫療衛生史上值得銘記的大事,對于江蘇醫療的未來,他充滿信心。“高水平醫院建設核心是要圍繞臨床上的重大問題來攻堅克難,江蘇根據各家醫院本身發展基礎進行頂層設計和布局,很好地通過臨床牽引科學研究,同時通過促進醫院和科研院所、高校、企業合作,讓醫學發展中的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都得到很好的彌補。”他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腫瘤中心主任、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腫瘤中心主任王紅陽與江蘇省腫瘤醫院也是“老朋友”。2013年開始,王紅陽院士擔任江蘇省惡性腫瘤分子生物學及轉化醫學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她表示,江蘇醫療資源豐富、醫療水平高,近些年在推進醫院建設、平臺搭建,人才培養和學科融合等方面有了很大發展進步。“我個人非常愿意通過和江蘇省腫瘤醫院的合作交流,共同推進醫學大健康的發展,為江蘇高水平醫院建設作出一點貢獻。 ”王紅陽說。江蘇省腫瘤醫院黨委書記束一平對院士和醫院的攜手合作同樣充滿期待,“頂尖科學家為學科發展、腫瘤研究等方面提供了前瞻性的建議,同時他們所營造的敢于探索未知、敢于挑戰難題的科研氛圍,也將推動醫院的基礎研究不斷突破。”
強強聯合,“頂級智腦”牽手江蘇高水平醫院
在江蘇省高水平醫院建設暨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推進會上,協同推進高水平醫院建設集中簽約也是重點之一。與國家醫學中心、國家級科研院所、全國重點實驗室等重大平臺簽約,與知名生物醫藥企業簽約,與引進高層次人才簽約……高水平醫院與“國家隊”強強聯合,標志著江蘇高水平醫院與“國家隊”的合作邁向更廣闊空間。
中藥制藥過程控制與智能制造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和江蘇省中醫院簽署合作協議后,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江蘇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肖偉點贊江蘇省中醫藥文化底蘊深厚,積累了大量珍貴的經典名方。他表示,醫院和企業“牽手”,致力于將名方和院內制劑通過臨床研究開發成新藥,為患者提供更為優質和高效的醫療服務。此外,雙方攜手打造“醫、教、產、學、研”共同體模式,能更好地為省內其他醫院提供有效的合作模式,促進全省醫療體系協同創新與發展。
藍圖繪就,高水平醫院發展提質增效
“聚焦領軍人才培養”“聚焦疑難重癥診治能力提升”“聚焦運營效能提升”,江蘇省衛健委主任譚穎在會上用三個“聚焦”闡釋一年多來高水平醫院建設取得的扎實成效。
高水平醫院建設藍圖已繪就,接下來的關鍵在于務實推進、穩扎穩打。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認為,高水平醫院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全體系構建、全手段運用、全方位統籌,全面實現資源整合、人才聚合和服務融合。中國工程院院士、先進醫用材料與醫療器械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顧曉松建議,要繼續圍繞重大疾病和疑難雜癥,不斷提升醫院診療水平,把創新的技術方法轉化到臨床與應用上,在更多新技術、新產品上實現從“0”到“1”的突破。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冀望未來,大道寬廣。從16家高水平醫院建設成效不難看出,江蘇衛生健康系統正扎實推動醫、教、研、產深度融合、協同發展。著眼百姓就醫“大病不出省”目標,江蘇正集中力量、聚焦重點、提質增效。下一步,省衛生健康委將錨定建設國家醫學中心、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目標,以科技創新賦能,以高端人才引領,整體提升全省醫療水平,確保高水平醫院建設取得扎實成效,為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夯實健康底座,作出更大貢獻。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