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全面振興,關鍵在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通過多方面努力,著力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鄉村人才隊伍,強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引導下沉服務、健全本土培養、強化評價激勵、吸引返鄉創業……各地區各部門積極實踐探索,推動各類人才在農村廣闊天地大展才華、大顯身手,為農業農村發展持續穩中向好提供有力支撐。
在江蘇連云港,水晶雕刻、珠寶鑲嵌、黑陶制作和種茶制茶等鄉土產業正在蓬勃發展,這和該市對鄉土人才的重視和培養密不可分。近日,連云港市有16名鄉土人才通過省鄉土人才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獲評人數創歷史新高。2019年以來,連云港積極推動鄉土人才評價制度改革,“不唯論文、不唯學歷,只憑實績論英雄”,為扎根基層、服務鄉村的鄉土人才,打通成長成才通道。連云港的做法,是全國各地通過培養和激勵鄉土人才,推動鄉村產業升級和社會發展的縮影。
當前,鄉村全面振興戰略正全面推進,鄉村人才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四川青神縣的果農在高級農藝師的指導下,成功提升了柑橘產業的效益;河南鶴壁淇濱區毛連洞村通過鄉村規劃師的專業規劃,實現了從空心村到美麗鄉村的轉變;山東沂南縣的民宿管家憑借專業服務技能,使得來村里的游客感到賓至如歸……要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必須有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人才隊伍。要讓鄉村人才在推進鄉村振興中充分發揮“頭雁”帶動效應,這就要求精準施策,為鄉土人才提供良好的平臺和政策支持。
制定和實施針對性的政策,讓鄉村人才干事有舞臺、創業有空間。比如江蘇連云港就出臺了《關于深化鄉土人才發展助推鄉村振興的若干措施》,引進和培養具有專業技能的鄉土人才,整合人才資源,讓人才在產業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關鍵崗位發揮作用。同時,建立健全的分類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加大創業創新和技術研發方面的資金支持和服務保障,為鄉土人才提供更多的職業發展機會。在鄉村營造起尊重人才、愛惜人才的良好氛圍,讓鄉村人才更有歸屬感,發揮更強帶動力。
強化鄉村人才培訓支持,鼓勵他們帶頭發展特色產業,示范帶動提升農民技能水平和生產能力。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強化農業科技人才和農村高技能人才培養使用”,這標志著國家層面對鄉土人才的重視。支持鄉土人才創辦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頭雁”引領小農戶鏈入現代農業大市場。因地制宜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提升鄉村多元價值,為“土專家”“田秀才”“鄉創客”提供廣闊空間,讓他們帶動農民、服務農民,讓廣大農民群眾更多分享產業興旺、鄉村發展的成果。
數據顯示,2012年至2022年底,全國返鄉入鄉創業人員累計達到1220萬人。隨著城鄉融合發展,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顯著改善,鄉村產業不斷提檔升級,越來越多的人才選擇回到鄉村。鄉村人才帶來了新思維、新知識、新技能,為鄉村大地注入了新活力。讓鄉村人才更好地發揮“頭雁”作用,為農業農村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引領鄉村全面振興,實現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