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上午,伴隨著一陣“超級旋風”,一架近2米長、下方搭載海鮮的黑色無人機穩穩降落在永隆家居5樓餐飲區外平臺上。當活蹦亂跳的魚蝦蟹被迅速送至十幾米開外的后廚時,平臺上的“大家伙”又原地升空,展翼而去。這條南京市首個無人機商業化運輸航線從上周開啟常態化運營,意味著來這里的客人,每天都能吃到“會飛的海鮮”了!
轉個身,看“會飛的海鮮”從天而降
眼下,低空經濟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賽道。一些原本出現在科幻電影里的未來生活,隨著低空應用場景的加速拓展,正逐漸走向現實。
“以前貨車拉著一車貨,在河西挨個兒送上一圈,遇到交通不好的時候,要好幾個小時才到我們這兒。忙的時候,店里的廚師只能抽空自己下樓收貨。現在得益于無人機貨運航線,5分鐘,小飛機就把鮮活的海鮮從基地直接送來5樓餐廳門口來了,這些蝦蟹當然更新鮮了!”永隆集團餐飲總監張南希告訴記者,近來她在網上看到越來越多的無人機運輸的新鮮事,“過去覺得這都是拍電影的人想象出來的,沒想到,我自己親眼見證了新時代的到來。”
“無人機的到來能一定讓餐廳生意更加紅火,這就是個高科技‘新招牌’嘛。”在她看來,無人機配送“會飛的海鮮”不僅讓廚房增補海鮮更高效了,而且客人們轉個身,就能透過落地玻璃窗看到無人機送貨的新鮮場景,沒幾步路,海鮮取下后直接送到客人眼前,直觀地感受到食材的鮮活。
“空中快遞小哥”不僅酷帥,還很能干
張南希見證的這條無人機商業化運輸航線由雨潤集團整合全球海鮮、江蘇天策智誠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快翼航空等資源共同開發。客戶通過手機APP即可輕松下單,無人機在最短時間內完成配送。不僅速度快、效率高,還能大幅度降低運輸成本和對環境的影響。
“對于餐廳來說,將極大地降低餐廳損耗,避免相對高附加值海鮮的運損和暫養成本。”雨潤農產品集團一位負責人對記者說,目前看來,無人機的價格比較高,運營也需要專業人員,但是隨著應用場景的增加,航線開發的成熟,綜合評判看來未來運輸成本反而比現在降低。雨潤也計劃依托低空航線在集團南側打造一個“全球海鮮展館”,屆時市民既可以參觀各式各樣中高端海鮮,還可以就地下單采購,無人機還會把貨直接送進小區,帶給南京人更豐富的消費體驗。
南京快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商務經理朱昱濤介紹,目前公司已經有幾十架無人機在運營中。除了運送海鮮,他們也是江蘇省首家血液運輸的合作企業,線路為南京市血液中心—浦口人民醫院—浦口中醫院。15公里的路程,救護車來回取血需要40分鐘,而使用無人機這位“空中快遞小哥”,只要十來分鐘,就可以將新鮮血液迅速送達醫院,為患者爭取更多的救治時間。
搶抓時機,各地競逐低空經濟新賽道
南京市交通運輸局航空處馬偉東告訴記者,2023年9月25日,江蘇省首個無人機產業發展方案——《南京市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核心區無人機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3—2025)》正式發布,南京市低空服務管理平臺正式上線運行。僅今年6月份以來,南京市就在原有空域航線基礎上,新增空域面積260多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南京市獲批低空空域面積900多平方公里,累計航線已超過100條,其中低空航運物流航線達29條。
不僅在南京,低空經濟在江蘇各地加速布局。今年6月,首架本地制造的道尼爾海翼DS-2C水陸兩棲輕型運動飛機在無錫丁蜀機場首次水上試飛;7月4日,滿載1.5噸鎮江特產大油桃的低空貨運航班從鎮江大路通用機場飛抵浙江建德,開辟江蘇首條跨省低空物流航線;在蘇州,無人機運輸一下子解決了楊梅下山運輸的問題,釋放大量人力物力還提升了產品品質……
從技術創新,到規模化應用,再到產業化發展,低空經濟正助力新質生產力加速騰飛。數據顯示,過去一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已超過5000億元,2030年有望達到2萬億元。